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34期
编号:13264510
告别“拖延症”(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34期
     〔关键词〕拖延行为;心理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66-04

    【创作理念】

    拖延在中学生乃至成人中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本剧的创意来自我校校本课程——《对抗“拖延症”》,多名学生在课后表示很有共鸣,因此我考虑将“拖延症”作为一次心理剧活动的主题。

    【辅导目标】

    希望通过演绎,放大角色冲突后,增强学生对“拖延”及其影响的感受,澄清学生对拖延的认知,激发学生改变拖延行为的动力。如何改变拖延?本剧处理的关键在学生间的群体性作用,来自他人的信任与支持是行为改变与个人成长的关键。

    【主要人物】

    刘明天——高二(1)班心理剧组成员,做事拖拉,状况不断的替补演员(本剧设置两个刘明天角色,一个参加心理比赛前的[主幕]刘明天,一个是在经历了心理剧比赛失败后痛改前非的[侧幕]刘明天,该角色作用是以回忆叙述连贯剧情);

    小童——刘明天的学妹;

    包卜萍——高二(1)班心理剧组成员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