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29541
巧用鲶鱼效应,赶着蜗牛去爬山(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期
     二、措施分析

    (一)转变观念,寻找优点

    在旁人看来,龙龙是一个不思向学、行为习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缺点一大堆、优点没几个。作为老师,要转变观念,寻找他的优点。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他从不参与打架、不会当面反抗老师、开得起玩笑、与学生关系较融洽。

    不参与打架说明他有基本的是非观,他曾说害怕因打架开除。说明他还是在乎学历和毕业证书的。不会当面反抗老师说明他性格比较柔软,对老师有基本的尊重。开得起玩笑、与学生关系较融洽说明他与班内学生融合得较好,学生们说的话他会接受。这些优点在接下来的教育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巧设竞赛,化身鲶鱼

    面对物流员考试,龙龙消极应对。别的学生虽然在复习,但大多是被老师强行要求的结果。这个团队就像一群沙丁鱼,懒懒散散,没有主动复习的意识。要打破这种僵局,必须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我分析了龙龙的各种优点和心理状态,设计了这次竞赛。龙龙对物流员证书还是在乎的,之所以不复习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惰性和对学习缺少兴趣。龙龙不敢当面反抗老师,只要我的竞赛要求不是很过分,他就没有拒绝的可能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