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2974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初探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重庆人和实验学校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政策、健全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多形式开展培训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个人成长和个案督导机制。这些途径有效地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1-0070-0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要求,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整体现状,专业发展不如其他学科教师,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多,情况复杂,主要表现在:

    1.人事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其他学科教师成熟而系统的资格认定、培训、评职晋级体系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管理体系整体显得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兼职、频繁调换、未按文件要求享受班主任待遇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2.专业要求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者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文件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和理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经过系统长期的培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