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期望效应”在行为偏差生教育中的应用(1)
〔摘要〕行为偏差生是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往往给我们留下消极形象或灰色的印象。“期望效应”揭示了教育规律,证明学生的良性发展与教师对其的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足以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可以换个角度看,正面看待行为偏差生,努力去读懂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期待,调整教育对策,满怀期待地正视他们,“充满期待”,言传身教,克服其行为偏差,促使其按着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关键词〕行为偏差;期望效应;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4-0072-03
学生的行为偏差,是指他们的在校行为异于常态,如破坏课堂纪律、欺负同伴等不符合学生行为规范和守则的行为。行为偏差生是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往往给我们留下消极形象或灰色的印象。当孩子的行为偏差不仅表现在自己身上,还表现在与同伴关系中时,如欺负行为,老师常会为自己的无力引导而犯愁,甚至心灰意冷。教师对学生博大的爱在这群特殊学生中间会逐渐失去它原有的温度和光辉。其实,我们不妨去了解、研究,并应用一下著名的“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该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