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18865
心理约谈“四步工作法”的构建与思考(2)

     “核心对话”环节一般为15~20 分钟,心理教师务必把握好时间节奏,因为心理约谈工作像医生门诊一样, 安排得比较紧密。

    (四)第四步:后续处理

    心理约谈后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心理教师要根据约谈初诊结果将学生分门别类进行管理。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将需要干预学生的名单分成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一级管理的对象是重度精神疾病和有自杀风险的学生,要立即纳入学校危机干预名单进行管理,后续将联系家长或及时送往专业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以及校园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二级管理的对象是有较大心理困扰的学生,或自认为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转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日常心理咨询工作。

    三、 关于心理约谈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尝试“正向建构”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15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