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343907
低控型初中生问题行为及其教育启示(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1期
     2.同伴关系

    同伴在初中阶段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友谊质量对问题行为具有预防作用。La Greca等人的研究指出,同伴群体关系、好朋友的积极品质能保护青少年免受社交焦虑的影响,而最好友谊中的关系侵害和消极互动则预示着高度的社交焦虑[33]。也有学者研究了同伴关系中的亲密关系对低控型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如Rong等人研究了人格类型与青少年浪漫关系对青少年犯罪和焦虑的影响,发现与浪漫伴侣的负面互动越高,低控型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越多[34]。

    3.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对初中生不良问题的出现具有预测作用,有研究发现,那些具有良好师生关系的学生在几年后出现的问题行为较少,亲社会行为较多[35]。积极的师生关系保护青少年在13~18岁期间免受抑郁和不良行为的影响。此外,积极的师生关系缓和了青少年早期不良努力控制和亲子关系冲突对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并帮助这些处于危险中的青少年慢慢地远离违法犯罪[36]。

    (三)青少年自身因素

    除此之外,青少年自身的因素也会对初中生的人格产生影响,如Zaremba L A等人研究发现,情感调节能力在依恋与外化行为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并指出适应不良青少年(有性侵犯史)的情感管理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似乎要大于适应良好青少年[37];也有研究发现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