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心理课堂中的应用(2)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心理课堂的“登山型”教学法,认为课前应该根据学生需求提炼出课堂主题(登什么山),学生随后进行前置学习或活动开展,积累相应知识、情感经验;课中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在活动中进行探寻表现,梳理反思已有经验,提升强化新经验,从而形成打动心扉的感悟(如何登山);课后,学生进行反思评价,以知促行(登山收获)。在“登山型”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主题—探寻—表现”三大核心要素,展开一系列延伸课堂内外的活动。三、“登山型”教学实践——以“转过冲突遇见爱”为例
教学法是为辅导理念服务的,并非所有的心理课都适合采用“登山型”教学法。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为例,每一主题可采用的主要教学法如下,具体到每一课因地制宜。
课例选自第五单元“家庭社会中的我”中“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一课,本课学情把握及学以致用非常重要,所以适合采用“登山型”教学法。
(一) 登山准备——提炼主题、前置学习
1.访谈调查中探学情、明需求
心理课的教学参考书主题列举明确,但结合学校实际,课堂主题要符合学情,要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
本课教学缘起:发现学生很多困惑来源于家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