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西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构(2)
3.创设健康的社会环境。从社会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渠道,如电视、互联网、广播、报纸和杂志等,增强各地区(尤其是农牧区)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习得新的教育理念,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二)培养积极的人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终极目标
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积极品质,如乐观和坚韧,研究发现,孩子越乐观,越坚韧,可能出现的情绪行为问题越少[8]。资源保存理论中的螺旋增值效应也指出,拥有一种资源的个体不但更有能力获得其他资源,而且所获得的资源会产生更大的资源增量[9]。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品质,激发出他们本身所拥有的更多的优势,让小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防御的积极力量,进而提升其社会适应性。
(三)发展积极的体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积极的体验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个体通过构建自身的积极体验,如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进而形成积极人格。而积极人格一旦形成,个体又将体会到更多的积极体验。
四、西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构建核心理论体系
实践需以理论为指导,鉴于针对西藏小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极为匮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