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36期
编号:13432317
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中小学实践困惑与应对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36期
     2.工作氛围不浓

    纵观我国学校教育,可以说,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心理委员的出现和推广,也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无法回避的考分和升学压力,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尚如某些人所说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人们对于心理委员这个新生事物,尚未真正地接受。

    3.工作被认可度不佳

    在心理委员出现之前,中小学所有的班干部里,纪律委员应该是学生们最不喜欢的职务了,因为这个职务经常扮演的是一个“检举者”的角色。心理委员出现之后,很快便跻身于学生们最不喜欢的班干部行列之中。这是因为心理委员需要观察、关注同学们的情绪状态,需要发现同学中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表现,然后及时向班主任、学校心理教师汇报,以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从而极易被不明事理者误解成“告密者”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