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课引入“社会理解”信息初探
“只要……就能……”是我在自己和同行的生涯课上经常听到的一种句型。这种句型的其他表达形式还包括:“我就是要选择××职业,如果没有的话,我宁可不选(任何一个职业)。”
“希望将来的工作收入高,又比较轻松吧。”
“任何艰难困苦都没关系,我一定可以达到某个目标。”……
与前一个故事中同行认知的不同之处在于,这节课上,教师在教学目标中设置了“认识到人生的能量有限,必须要有所取舍”一项,价值取向上注重现实反馈(“社会理解”信息)的力量,但在目标达成上还是没能逃脱“空对空”的困境。
这个故事,主要是路径方法的问题。
三、分析思考:从“要不要引入”到“如何引入”
(一)价值辨析:为什么生涯课要引入“社会理解”信息?
1.发展自我且有边界,才是完整的“生涯教育”
“生涯课,要避免打击学生的理想”,代表了当下主流认知对生涯教育内涵的认识。而现有的认识主要又是以西方学者舒伯的理论为起点,舒伯说:“生涯以人为中心,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西方价值观中对“自我发展的形态”的强调,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而顺应这种理解,俞国良老师也认为“高中生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建构完整的人格,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