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12
编号:13483291
心理微课的四重属性(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12
     (二)心理微课应葆有“心理味”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一般学科课程有所区别,区别之一在于:潜在影响目标有所不同[4]。如果把人视为一个认知、情绪、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整体,那么一般学科课程的最终目标在于引起认知上的改变,而心理课的最终目标则指向行为的改变或行为倾向的改变[5]。

    结合疫情期间上线的大量心理微课,笔者发现尽管目标都是指向行为的改变或行为倾向的改变,但是在实施层面又有两种不同的取向,在“认知—情感—行为”的微观视角下具体体现为:

    第一种取向,从认知出发,讲解心理现象,传播心理知识。例如,一节以“疫情焦虑”为主题的心理微课,其核心内容包括讲解焦虑的内涵、罗列焦虑的身心表现、提供自评量表、分析焦虑的产生来源。其内在假设是,学生对焦虑知晓得越多,行为就越倾向于放松。

    第二种取向,从情绪出发,带领学生做一个活动,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发学生的感受,在体验和生成的基础之上再延展开来作分享,予共情,唤起力量,表达支持。例如,上海市建平中学刘玄佛老师带领大家用折纸的方式来探索个人的支持系统。这类课非常切合吴增强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序言中对心理课的三层界定——“参与、体验、感悟”,即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最终促成行为的自觉改变。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的指导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取向才是体现心理课之“心理味”的学科属性所在。基于上述认识,“云上学”三部曲一直注重在促成“自律”行为改变之前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