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473223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小学生疫后心理防护策略(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16
     〔摘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出“12345”心理防护策略,即培养一套积极心理品质,激发个体自主防护潜能;开展两项朋辈互助行动,发挥群体共同抗疫力量;建立三份动态心理档案,把握防疫期间心理状态;健全四级预警防控机制,完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达成五条家校育人共识,提升积极应对疫情能力。以期能为学校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引,助力学生做好心理防护,增强心理免疫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防护;学生;疫情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6-0017-03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公共卫生事件,也属重大社会应激事件,它在损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大众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面对关乎生命健康的重大疫情,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恐慌、焦虑等心理反应,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心理防护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形成预案,积极预防、减缓疫情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心理影響。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从关注少数人的心理疾病与个性弱点,转向关注多数人的内在潜能与优势美德。从这一点上看,疫后学校的心理防护工作不应仅限于解决少数学生消极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而应着力于开发多数学生的潜能与优势,引导其体验积极的情绪状态,形成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心理力量,坚定战“疫”必胜信念,使学生在疫后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