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020
编号:13829079
网络欺负行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建议(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20
     除了上述风险因素,也存在一些心理变量,可以作为个体问题行为的保护因素。共情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研究发现,高共情的个体更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到他人的情绪状态,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因此会表现出更少的网络欺负行为。一项共情与网络欺负行为的元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控制了相关的第三方协变量之后,共情仍可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行为,但是共情水平并不能预测网络欺负对个体的伤害[18]。

    (三)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环境作为个体直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在个体行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项短期纵向研究的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会对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产生影响。专制型的父母教养风格会导致更多的网络欺负行为,而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则可以有效减少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宽容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则与网络欺负行为没有显著关联[19]。同时,父母控制也在个体网络欺负行为产生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父母行为控制与个体的网络欺负行为显著负相关,而父母的心理控制则与网络欺负行为显著正相关[20]。此外,各种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如儿童期虐待,也会造成個体网络欺负行为的增加。研究者发现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