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青少年离家出走行为的预防和干预(1)
〔摘要〕以学生小A离家出走的案例为主线,探寻青少年出走的关键动机,主要有趋利避害、补偿效应、过激抗议等;解析内心冲突,开展需求教育,即通过修复亲子关系获得亲密感、优化人际关系获得归属感、增强自我效能获得成就感、发挥才能获得自主感等途径有效预防青少年离家出走行为的发生。重构青少年的出走行为,通过技巧性询问出走理由引发其思考出走的意义,激发其自我负责的意识,有效干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行为。〔关键词〕离家出走;青少年;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3-0043-04
小A,女,高一学生。
出走情况:在高一第一学期两次离家出走,第一次出走三天左右,第二次出走五天左右。
出走原因:和外校的同伴一起玩,不想受母亲管教,不想继续上学,想一个人静一静。
在校表现:与师生无明显冲突,在教室里比较安静,但没有心情学习。
家庭背景:城市家庭,单亲,独生,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平常对她管理得很严。
该案例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危机事件,当事者在外留宿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危险,如发生被骗被抢或失去生存意念等,需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从心理学角度看,离家出走是学生在应对挫折时采取的一种偏差行为[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