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 同伴接纳与社会行为的关系(2)
三、讨论(一)家庭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父母亲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存在正相关关系,父母拒绝与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和同伴接纳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依恋理论的观点相符[9],依恋理论的观点认为依恋是儿童建立心理弹性的基础,在与照顾者形成的依恋关系中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是儿童发展压力应对与情绪调节能力的最佳途径,儿童通过积极的养育方式获得足够良好的心理弹性,因而形成的安全依恋模式是日后建立其他人际关系的重要模板。情感温暖的父母亲可以有效地给予儿童理解与支持,有助于儿童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对同伴交往采取温暖友善的方式,因而在同伴接纳上的水平就相对比较高。而对孩子采取拒绝、过度保护、干涉过多等消极教养方式的父母亲,不能容纳儿童的情绪,甚至会严厉打压儿童的心理需求,否认儿童的心理感受,让儿童不断蓄积敌意或恐惧心理。在长期打压下,儿童无法宣泄的敌意与不被理解的恐惧就会向外投射在同伴身上,表现出攻击行为或退缩行为,从而导致同伴接纳程度不高,同伴关系不良。
(二)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
当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有利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