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上学的女生(1)
关键词:学校恐惧;合理情绪治疗;意象对话
一、收集临床资料
开学第一天,杨某(女),因恐惧上学,在母亲(后母)的陪同下来到我校心理辅导室求助。
初次见面,给人的印象深刻。她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她连日睡眠不足。说话声音低沉而无力。她斜靠在椅子上,低着头,头发蓬乱。垂下的头发挡住大半边脸。脸上似有不洁的泪痕。衣着宽松而较整洁。十指涂有粉红色的指甲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左手食指指甲有相反的两个箭头,一支为大红色,另一支为黄绿色。有较好的合作态度,有求助愿望,自知力良好。
来访者陈述:我是高中二年级学生。我们班在高一下学期开学之际,换了一个年轻男性班主任。有一次,我和他的目光对视时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渐渐地,我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学习成绩下降。后来,身体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害怕上学,呆在家中一年。后来,父亲把我转到原来读初中的那所学校继续上学。可是,时过境迁,班主任换了,原来要好的同学走了,心情并未好转。勉强上了两周课,身体越来越不舒服。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开车把我接回家。在家里喜欢照镜子,抹化妆品,喜欢睡在床上吃零食、听歌。也想过要上学,但又害怕上学。
, 百拇医药
会谈中,我了解到来访者的成长史。她,1990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高校教师,出生及发育正常。八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忙于攻读博士,无暇顾及小孩,把她送到四川老家,由爷爷奶奶护养。四岁那年父母离婚。离婚后父亲和现在的后妈结婚。后妈把她接到广州上幼儿园,并建立起良好的母女关系。七岁那年,她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后来父亲下海经商,家庭教育主要由后妈承担。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求助者幼年胆小,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从不与同伴争吵。初三时学习状态最佳,成绩良好。高一下学期开始,身感不适,恐惧上学。
几句客套话之后,咨询师与来访者有以下对话。
咨询师:你能和我说说你害怕上学的事吗?
来访者:每次父母定下时间对我说某月某日要上学啦,我心里就害怕。为了使父母高兴,我就暂时答应他们去上学的要求。但是,真正到了要上学的前几天,我就开始紧张,晚上睡不好觉。到了上学那一天,我就特别害怕不愿去上学了。父母亲很不理解,反复质问:“答应得好好的要去上学,为什么到了学校门口又不肯进去了?” 今天就是这样,特紧张,昨晚又没睡好。
, http://www.100md.com
咨询师:到学校你怕什么?
来访者:我很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总在琢磨着同学怎么看我,老师怎么看我。有一次,有一个男生用不友好的目光盯着我,我又害怕又生气。最后,我也用愤怒的目光瞪回他。
咨询师:如果你现在坐在教室里,想像一下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来访者:会有很多眼睛看着我,我会一分钟也坐不稳,我会不停地看着手表,数着时间,着急地等待着下课的铃声。铃声一响,我就会飞出教室,冲出校园,躲进家里。
咨询师: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对上学是怎样看的?
来访者:去学校会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过不了几天我又会停学在家,那不是更没有面子、更会被别人嘲笑吗?不如在别人还没有认识我之前就不去上学为好。
, http://www.100md.com 咨询师:近来你上过街或去过超市吗?害怕超市里的人吗?
来访者:不害怕,他们又不认识我,我不怕。
她还告诉我,她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对未来茫然不知所措。说到伤心激动时,大串大串的眼泪往下掉。
我本想给她作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但来访者和其母亲认为已在医院测量过,而且症状明显,表示没必要再测。从尊重她们权利的角度出发,未进行心理测量。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根据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对来访者作出心理评估-诊断:
(1)直接诱因是缺少关爱。来访者幼年缺少父母爱抚,在父亲重组家庭之后得到了温暖,但好景不长,又受到诸多生活事件的影响,如弟弟的出生使自己失宠、学校环境的改变、与男友分离、高中学习压力大、家庭出现不和,特别是父亲下海经商常常不在家,使家庭发生争吵等。
, 百拇医药
(2)不合理的信念和最初偶然生病在家,即刻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在潜意识里找回了温暖,以此逃避学习压力,随后行为发生次数增多,最后以恐惧上学为主要表现症状固定下来。来访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去学校上学或在学校环境出现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非学校环境或不去上学可表现正常”。
(3)诊断及依据。来访者符合主客观统一性原则,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符合精神活动一致性原则,知情意协调一致;符合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个性稳定,可排除精神病。
根据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1)病程: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2;(2)精神痛苦程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分3;(3)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不得不休病假退学在家,对学校完全回避,评分3。来访者总评分8,大于6分,诊断为神经症成立。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的亚型编码分类43.1恐惧症。诊断为学校恐惧症。
, http://www.100md.com
同时与逃学进行鉴别。“逃学通常无明显的类似于学校恐惧症那样的情绪表露,学习上往往有长期困难,且也有其他违纪行为。父母常常不知道儿童不去上学或从学校逃出在外游戏或游荡”,学校恐惧症则不然。
三、心理咨询和治疗
首先确定主要问题。本案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协助来访者克服上学恐惧,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帮助来访者领悟不合理的信念是引起了情绪及行为的后果。(2)帮助来访者领悟功能行为失调带来的附带获益。(3)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帮助父母分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对来访者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来访者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及父母对其过高的学业期望值。
确定近期目标:(1)给予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来访者的痛苦和困惑,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2)向来访者介绍有关理论和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领悟不合理的信念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以调整其不适应行为。(3)帮助来访者领悟并放弃功能行为失调带来的附带获益,要敢于面对现实,才会对改变其不良行为和情绪有帮助。(4)帮助其父母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5)具体目标是逐步脱敏把最高焦虑等级降低到20以下(最高等级100,见下文)。
, 百拇医药
确定长远目标:教会来访者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以适应学校和融入社会生活。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采取了两种主要的治疗方法。
第一种方法:采用认知行为治疗。
第一步:向来访者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它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代表是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其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简称RET)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就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百拇医药
一、收集临床资料
开学第一天,杨某(女),因恐惧上学,在母亲(后母)的陪同下来到我校心理辅导室求助。
初次见面,给人的印象深刻。她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她连日睡眠不足。说话声音低沉而无力。她斜靠在椅子上,低着头,头发蓬乱。垂下的头发挡住大半边脸。脸上似有不洁的泪痕。衣着宽松而较整洁。十指涂有粉红色的指甲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左手食指指甲有相反的两个箭头,一支为大红色,另一支为黄绿色。有较好的合作态度,有求助愿望,自知力良好。
来访者陈述:我是高中二年级学生。我们班在高一下学期开学之际,换了一个年轻男性班主任。有一次,我和他的目光对视时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渐渐地,我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学习成绩下降。后来,身体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害怕上学,呆在家中一年。后来,父亲把我转到原来读初中的那所学校继续上学。可是,时过境迁,班主任换了,原来要好的同学走了,心情并未好转。勉强上了两周课,身体越来越不舒服。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开车把我接回家。在家里喜欢照镜子,抹化妆品,喜欢睡在床上吃零食、听歌。也想过要上学,但又害怕上学。
, 百拇医药
会谈中,我了解到来访者的成长史。她,1990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高校教师,出生及发育正常。八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忙于攻读博士,无暇顾及小孩,把她送到四川老家,由爷爷奶奶护养。四岁那年父母离婚。离婚后父亲和现在的后妈结婚。后妈把她接到广州上幼儿园,并建立起良好的母女关系。七岁那年,她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后来父亲下海经商,家庭教育主要由后妈承担。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求助者幼年胆小,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从不与同伴争吵。初三时学习状态最佳,成绩良好。高一下学期开始,身感不适,恐惧上学。
几句客套话之后,咨询师与来访者有以下对话。
咨询师:你能和我说说你害怕上学的事吗?
来访者:每次父母定下时间对我说某月某日要上学啦,我心里就害怕。为了使父母高兴,我就暂时答应他们去上学的要求。但是,真正到了要上学的前几天,我就开始紧张,晚上睡不好觉。到了上学那一天,我就特别害怕不愿去上学了。父母亲很不理解,反复质问:“答应得好好的要去上学,为什么到了学校门口又不肯进去了?” 今天就是这样,特紧张,昨晚又没睡好。
, http://www.100md.com
咨询师:到学校你怕什么?
来访者:我很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总在琢磨着同学怎么看我,老师怎么看我。有一次,有一个男生用不友好的目光盯着我,我又害怕又生气。最后,我也用愤怒的目光瞪回他。
咨询师:如果你现在坐在教室里,想像一下将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来访者:会有很多眼睛看着我,我会一分钟也坐不稳,我会不停地看着手表,数着时间,着急地等待着下课的铃声。铃声一响,我就会飞出教室,冲出校园,躲进家里。
咨询师: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对上学是怎样看的?
来访者:去学校会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过不了几天我又会停学在家,那不是更没有面子、更会被别人嘲笑吗?不如在别人还没有认识我之前就不去上学为好。
, http://www.100md.com 咨询师:近来你上过街或去过超市吗?害怕超市里的人吗?
来访者:不害怕,他们又不认识我,我不怕。
她还告诉我,她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对未来茫然不知所措。说到伤心激动时,大串大串的眼泪往下掉。
我本想给她作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但来访者和其母亲认为已在医院测量过,而且症状明显,表示没必要再测。从尊重她们权利的角度出发,未进行心理测量。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根据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对来访者作出心理评估-诊断:
(1)直接诱因是缺少关爱。来访者幼年缺少父母爱抚,在父亲重组家庭之后得到了温暖,但好景不长,又受到诸多生活事件的影响,如弟弟的出生使自己失宠、学校环境的改变、与男友分离、高中学习压力大、家庭出现不和,特别是父亲下海经商常常不在家,使家庭发生争吵等。
, 百拇医药
(2)不合理的信念和最初偶然生病在家,即刻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在潜意识里找回了温暖,以此逃避学习压力,随后行为发生次数增多,最后以恐惧上学为主要表现症状固定下来。来访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去学校上学或在学校环境出现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非学校环境或不去上学可表现正常”。
(3)诊断及依据。来访者符合主客观统一性原则,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符合精神活动一致性原则,知情意协调一致;符合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个性稳定,可排除精神病。
根据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1)病程: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2;(2)精神痛苦程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分3;(3)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不得不休病假退学在家,对学校完全回避,评分3。来访者总评分8,大于6分,诊断为神经症成立。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的亚型编码分类43.1恐惧症。诊断为学校恐惧症。
, http://www.100md.com
同时与逃学进行鉴别。“逃学通常无明显的类似于学校恐惧症那样的情绪表露,学习上往往有长期困难,且也有其他违纪行为。父母常常不知道儿童不去上学或从学校逃出在外游戏或游荡”,学校恐惧症则不然。
三、心理咨询和治疗
首先确定主要问题。本案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协助来访者克服上学恐惧,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帮助来访者领悟不合理的信念是引起了情绪及行为的后果。(2)帮助来访者领悟功能行为失调带来的附带获益。(3)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帮助父母分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对来访者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来访者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及父母对其过高的学业期望值。
确定近期目标:(1)给予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来访者的痛苦和困惑,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2)向来访者介绍有关理论和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领悟不合理的信念是引起情绪及行为的后果,以调整其不适应行为。(3)帮助来访者领悟并放弃功能行为失调带来的附带获益,要敢于面对现实,才会对改变其不良行为和情绪有帮助。(4)帮助其父母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5)具体目标是逐步脱敏把最高焦虑等级降低到20以下(最高等级100,见下文)。
, 百拇医药
确定长远目标:教会来访者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以适应学校和融入社会生活。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采取了两种主要的治疗方法。
第一种方法:采用认知行为治疗。
第一步:向来访者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它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其代表是艾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其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简称RET)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就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