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8年第9期
编号:12060179
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8年第9期
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对策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构成教师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和发挥创造才能的动力,同时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但资料显示,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是当前教育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引发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

    引发教师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来自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压力

    社会对教师要求过高。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科知识、精深的专业修养、高超的教学技艺,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足以作为表率的言行举止、服饰打扮,有既严厉又和蔼的教育态度,更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然而,由于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和家长教育方式的不当,往往导致教育效果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比例,使教师缺乏成就感。

    (二)来自工作、学习和竞争的压力

    教师工作负担重。这种工作负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时间长。教师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做学生思想工作、家访、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等。

    2.任务重。教师除了紧张的教学工作外,还要处理很多班级、学校、社会和家庭问题。即使是节假日,教师也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

    3.要求高。内部要求往往反映在教师对自身知识水平、教育能力等的评估上,外部要求主要反映在对教师工作成果的评价上。

    (三)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之间冲突

    社会给予教师较高的理想角色,而其现实角色却不尽如人意。随着社会的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