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058582
以幸福感为抓手 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1期
     3.避免适应。Watson (2002)指出,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生活事件,如果它们是由于适应的原因而产生,那么即使它们对情绪和幸福感产生了戏剧性和直接的影响,它们对积极情感的整体水平产生的影响也很少是长期的。主观幸福感的最大影响不是来自于个体最终适应的一些主要生活事件,而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对积极情感的频繁体验。因此,理想的日常活动应该包括:变化、新颖、挑战,并且对个体具有个人意义。

    4.主动参与。Watson (2002)报告说强调行为的变化比强调思维的变化更有效。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是情绪提升的两种最有力的活动形式。因此,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活动都是积极情绪提升的最有力的活动形式,此外,休闲娱乐也能够成为提高积极情感和愉快感的一个重要方式。

    5.发展其他资源。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乐观是同积极情感明显相关的两种资源。另外,Ryan和Deci(2001)的胜任能力 (competence)、自我效能、自我觉察 ( self -awareness)、真实性 ( authenticity) 、自主性 (autonomy)等都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资源。其他策略,如日常生活中追求有意义的个人目标;对各种情感和正常情感波动的监控 (monitoring)、接受 (accepting)和适应 (accommodating);保持忙碌,花更多时间交际,发展积极的思维,用保持人格健康的方式工作、放松等,所有这些策略都有可能使人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