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2期
编号:12057859
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强化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2期
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强化策略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感;自我效能感;强化策略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导致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低,他们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倾向于制订较低水平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他们经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这使他们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率先提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词,是个人对其能力的一种自我觉知,即相信自己拥有技能,使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能正确而有效地行动。如果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自我效能感,那么,他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充满必胜的信心。克服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就要强化其自我效能感。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相信自己获得成功的优势,因此往往敢说敢干,易于实现自己的愿望。克服习得性无助感,强化自我效能感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一位哲人说得好:“在各种排列中,每个人都想得第一。其实,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的确,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每个人都能成材,关键是教师能否多角度地、“另起一行”地去看待学生。当教师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学生时,会看到许多的优点;同样,当教师以批评的态度去看待学生时,会发现无数的缺点。教育教学中,对优等生,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赏识。因为优等生的优点相对较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