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5期
编号:12055137
学会洞察:把握非语言沟通的艺术(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5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沟通;非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人类全部的信息表达=7%语言+38%声音+55%身体语言。也就是说,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信息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非语言内容的声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的。由此可见,非语言沟通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人类的非语言形式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身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各部分动作来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非语言符号。根据人体的部位,身体语言又可细分为生理语言、头部语言、面部表情语、手势语言、臂部语言和腿脚语言等。生理语言主要指由生理上的变化而带来的信号,比如冒汗、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头部语言是指运用头部动作、姿态来交流信息的非语言符号;面部表情语是指运用面部器官,如眉、眼、鼻、嘴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非语言符号;手势语言是指通过手的动作、姿势表达信息、传递感情的非语言符号。此外,臂部的动作,腿脚的动作、速度等也都表达着一定的信号意义。

    二是类语言。是指人体发音器发出的类似语言的非语言符号,如笑声、哭声、叹息、呻吟、哼哼及各种叫声,还包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音调、音速、音响等。在咨询中,可以通过来访者表达句子时采用的语调和重音,理解其强调的重点及态度倾向。也可以通过其采用的叹息声、哼哼声等,判断其情绪状态和态度,或是诚恳或是虚假,或是谦恭或是傲慢,或是同情或是讥笑。此外,语速也可以表示情感,语速快表明激动、兴奋;而语速缓慢则表示悲伤、漠不关心。类语言除了影响内容表达和对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外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