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前行的“幕后英雄”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领;成长
春节期间,我收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月份的上下半月刊,看到这两 期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有关积极心理学的,非常认真地看了起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今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专职心理教师的我自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了。这两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密集介绍,对于指导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个月两次的殷殷期盼和亲密接触,已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08年底,在2009年的报刊征订单上,我毫不犹豫地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写在第一位,这已是我第七年自己“买单”与她同行了。我清晰地记得,2008年暑假写一篇文章时,我把自2003年起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都找了出来,我还特意盘点了一下,从2003年1月到2008年8月的刊物一本都不少。这几年里,我也陆陆续续搬了几次住处,此刊一本也没少,也倒是挺不容易的。
, 百拇医药
说起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识,是缘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组织的“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起初,我是在2002年10月份的《中国教育报》上看到首届健康杯征文通知的。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了,结果获得了三等奖,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于是,第二年,我就开始自费订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此以后,从未停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
在我订阅的几种心理专业刊物中,我觉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最贴近,既有学术上的引领,也有实践上的指导,让人觉得很亲切。“专家访谈”、“学术空间”、“一线快递”、“国际传真”、“活动设计”、“辅导个案”等栏目引领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聆听专家的教诲,学习同行的经验,又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的信息。此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开展的“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2006年7月,当我站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领奖台上,从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手中接过“十佳作者”奖牌的时候,内心十分激动。那一次,我见到了陈虹主编、吴文庆、吴为、王策、于洪、何妍等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也见到了王希永、叶一舵、肖汉仕等以前自己经常拜读他们大作的专家。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和蔼可亲,让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种更亲切的感觉,也鼓起了向她投稿的勇气。
, 百拇医药
2007年1月,我终于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了《发挥心育独特魅力,引领学生快乐成长》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快乐”导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总结,能在自己一直景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自然是非常开心的。此外,我还和他人合作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其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起在引领我的成长。2008年1月,我撰写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幸福课的实践与思考》获得了宁波市第八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其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上2007年第8期上刊发的《从“心理建设”这个词语想到的……》和2007年第9期上刊发的《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此,我还特意查阅了近几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刊发过的相关文章,这样,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写出来的文章获得了宁波市一等奖。当然,我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并不因为论文获奖而结束,我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信息,并第一时间买到了孟万金教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深入研读,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了我开阔的视野,引领我进行更好的反思,这几年,我有两项成果获得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四项成果获得宁波市二等奖,此外还有多篇相关文章在《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教师博览》等刊物发表。
, 百拇医药
因为自己在心理科研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我担任了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还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作为了每年的心理优质课等相关评选的奖品,让更多的老师能够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来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伴将继续,相信这个“幕后英雄”会带给我更多的思考,也促进我更好地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电邮:lbrenai@163.com)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刘 波)
春节期间,我收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月份的上下半月刊,看到这两 期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有关积极心理学的,非常认真地看了起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今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专职心理教师的我自然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了。这两期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密集介绍,对于指导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个月两次的殷殷期盼和亲密接触,已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08年底,在2009年的报刊征订单上,我毫不犹豫地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写在第一位,这已是我第七年自己“买单”与她同行了。我清晰地记得,2008年暑假写一篇文章时,我把自2003年起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都找了出来,我还特意盘点了一下,从2003年1月到2008年8月的刊物一本都不少。这几年里,我也陆陆续续搬了几次住处,此刊一本也没少,也倒是挺不容易的。
, 百拇医药
说起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识,是缘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组织的“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起初,我是在2002年10月份的《中国教育报》上看到首届健康杯征文通知的。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了,结果获得了三等奖,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于是,第二年,我就开始自费订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此以后,从未停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
在我订阅的几种心理专业刊物中,我觉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最贴近,既有学术上的引领,也有实践上的指导,让人觉得很亲切。“专家访谈”、“学术空间”、“一线快递”、“国际传真”、“活动设计”、“辅导个案”等栏目引领我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聆听专家的教诲,学习同行的经验,又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的信息。此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开展的“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2006年7月,当我站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领奖台上,从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手中接过“十佳作者”奖牌的时候,内心十分激动。那一次,我见到了陈虹主编、吴文庆、吴为、王策、于洪、何妍等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也见到了王希永、叶一舵、肖汉仕等以前自己经常拜读他们大作的专家。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和蔼可亲,让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种更亲切的感觉,也鼓起了向她投稿的勇气。
, 百拇医药
2007年1月,我终于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了《发挥心育独特魅力,引领学生快乐成长》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快乐”导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总结,能在自己一直景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自然是非常开心的。此外,我还和他人合作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了几篇文章。
其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起在引领我的成长。2008年1月,我撰写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幸福课的实践与思考》获得了宁波市第八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其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上2007年第8期上刊发的《从“心理建设”这个词语想到的……》和2007年第9期上刊发的《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此,我还特意查阅了近几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刊发过的相关文章,这样,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写出来的文章获得了宁波市一等奖。当然,我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并不因为论文获奖而结束,我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信息,并第一时间买到了孟万金教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深入研读,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了我开阔的视野,引领我进行更好的反思,这几年,我有两项成果获得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四项成果获得宁波市二等奖,此外还有多篇相关文章在《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教师博览》等刊物发表。
, 百拇医药
因为自己在心理科研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我担任了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还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作为了每年的心理优质课等相关评选的奖品,让更多的老师能够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来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伴将继续,相信这个“幕后英雄”会带给我更多的思考,也促进我更好地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电邮:lbrenai@163.com)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刘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