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7期
编号:12026818
“因材施教”的心理学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7期
     〔关键词〕气质;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这体现了大教育家孔子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教育的朴素教育思想。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将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总结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即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历代教育家、学者从事教育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也是我们当代教师应坚持的原则。但历代教育家都没有对“因材施教”的定义进行详细的阐述。现代教育理论对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了精确定义,因材施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又照顾到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不同的人、不同学科的教师对“因材施教”都有不同的理解,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了阐述,那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从心理学角度该怎样进行诠释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那么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气质类型呢?心理学角度的气质就是我们平常俗语中的“脾气”“秉性”或“性情”,而不是“风度”或“仪态”。“气质类型”在人格心理学理论中有准确的描述。“气质类型说”起源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比率,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大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在希波克拉底体液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人的气质类型,并提出了人具有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