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9期
编号:12020256
“引导”和“训斥”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9期
     [关键词]训斥;引导;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一段对话

    如果一个学生打架后,一般的师生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老师:你为什么打人?

    学生:他们嘲笑我。

    老师:他们为什么嘲笑你?

    学生:我不晓得。

    老师:你不晓得,就要打人,这还了得?

    这段对话体现了一种交流方式——“训斥”。很多人在与他人对话时,只想让对方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和罪责,如:“你为什么打人”,言下之意是“打人是不对的,你得承认错误,向对方道歉”。当学生陈述理由是因为对方嘲笑他,老师追问道:他为什么要嘲笑你,而不嘲笑别人。意思是说:他之所以嘲笑你是事出有因的,你肯定是做了些让他嘲笑你的事。这样的对话是毫无教育意义的,它只是教师维护自身权威的一种方式,根本没有顾及此时学生的感受,也不准备客观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一味地要把学生对抗的情绪压制下去。以显示其自身的英明。

    另一种方式

    如果换一种对话方式,效果会怎么样呢?如:

    老师:你为什么打人?

    学生:他们嘲笑我。

    老师:他们嘲笑你时,你很气愤、很难过是吧?

    学生:……

    老师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