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9期
编号:12020253
从心理实验看学生“习得性无助”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9期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实验;心理探析

    我敢说自己是世界上最没有出息的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逃脱学习失败的结局。屡战屡败的考试,让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块读书的材料。我是绝望的,因为我无法改变目前的处境;我是悲观的,因为我已经不再去尝试努力了,只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摘自初三女生小丁的日记

    女生小丁无数次经历了学习的挫折和失败后,面对学习感到无能为力,变得无助和绝望,出现了“习得性无助”的困境。

    为什么有些学生会感到绝望,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呢?

    一、“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一: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A和B两组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习得性无助”形成的过程。

    先把A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引起狗足够的疼痛。开始时,狗拼命挣扎,想逃脱笼子,但经过再三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逐渐停止挣扎,并卧倒在--地,无奈地接受痛苦。

    随后。把A组的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狗受到电击后,除了惊恐一阵子外,就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竟然连试也不试。

    而B组的狗,直接放进第二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的痛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没有电击的一边。

    在人类的实验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塞里格曼认为,人对控制能力的知觉是从自己已有的经验中习得的。一个人试图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到多次失败后,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后,就会停止这种尝试,并感到无能为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