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活动课的理论模式研究(2)
途径,其活动情境要包含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内容。彼德森和塞里格曼(Peterson&Seligman,2001)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虽然这些内容的研究还相对不够深入,不一定都能够纳入人格五因素体系,但是仍可作为实践中的设计参考因素。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如下:(1)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2)爱学习;(3)创造性、创见性和创新性;(4)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思想;(5)个人、社会和情感性智力;(6)大局观;(7)英勇、勇敢;(8)坚持性、勤奋;(9)正直、诚恳、真实;(10)慈祥、慷慨;(11)爱和被爱的能力;(12)公民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忠诚、团队精神;(13)公正、平等;(14)领导的职责、权利和义务;(15)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16)审慎、小心、考虑周到;(17)适度和谦虚;(18)对优秀和美丽的敬畏和欣赏;(19)感激;(20)希望、乐观、为将来作好准备;(21)精神追求、信念和信仰;(22)宽恕、仁慈;(23)风趣、幽默;(24)热情、激情、热心和精力充沛。
积极人格理论强调人格形成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Caprara & Cervone,2003)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