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班级归属感培养途径探析(1)
〔摘要〕归属感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班级归属感则是其中最基础和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班级归属感有利于学生正确行为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师对班级和学生的管理。倡导公平的教师言行,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创设和谐的同伴关系是培育和增强班级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关键词〕中小学生;班级归属感;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12-0017-03
中小学生犯罪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固然有社会不良风气盛行、中小学生心理发育不完善等原因,但更多的是折射出中小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缺陷。一些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犯罪主体是学生中的“双差生”或混文凭的学生,他们常常逃课、打架,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漠视班集体的荣誉,甚至有意对抗学校规章制度。我们认为,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与中小学生归属感培养途径的欠缺有关。
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希望能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支持和认可,这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基础需要。学生也不例外,需要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所谓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包克冰, 徐琴美, 2006)。西方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学校归属感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有较高学校归属感的中小学生对学业更加重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