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009638
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现状与特点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差异

    1.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学校差异

    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学校差异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和教学效能,特别是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一般教学效能高于初中教师,而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特别是去个性化水平低于初中教师,这与徐富明等(200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12]。从工作性质来看,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承受的工作压力更大,诸如超常负荷的工作量、超大规模的班级人数、名目繁多的各科考试、学校与家长的过高期待、班级升学率等年复一年永远存在的各种压力源,逐渐侵蚀着初中教师对教育职业的承诺和教学效能,导致职业倦怠不断增加。

    从学生方面来看,小学生的心理纯真、直率,师生之间关系容易融洽,学生比较容易服从教师的管教。而初中生由于成人感的产生,逆反心理增强,容易对教师的权威地位提出挑战,无形中给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增加了难度,从而导致中学教师对职业的情感认同和规范认同水平减低,对教育教学的自信心下降,去个性化程度增加。小学教师因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问题更容易处理,工作压力更小,再加上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居多,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因此,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更强,教学效能更高,职业倦怠更低。

    2.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

    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女教师的职业承诺和教学效能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职业倦怠则高于女教师。这与国内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8~13]。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一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环境中,社会和个人对男性的成就期望一般要比对女性的高。教师虽然占有的权力、金钱等社会资源相对较少,但是职业的稳定性能够较多满足女性的成就期望,而较少能够满足男性的成就期望。所以相比而言,女性更喜欢从事教师职业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