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在社交困难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探索(1)
〔摘要〕去个性化是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其本质是在群体环境中的个体自我观察与评价水平降低了,对来自社会评价的敏感性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关心程度都降低了。因而通过集体活动可以有效改善社交困难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促使其增强自信心、正确评价自己,以达到悦纳自己、自如社交的目标。
〔关键词〕去个性化理论研究;积极;社交困难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6-0017-03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当人把自己湮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即群体成员失去个体感,而淹没在群体、群众之中,也叫“无个性化”。
, 百拇医药
一、关于去个性化的研究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1]。
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R·C·齐勒在20世纪60年代都曾先后研究过个性消失现象。P·G·津巴多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的一次实验(即女大学生电击实验)研究具有代表性。
女大学生电击实验:
1969年,心理学家津巴多试图发现,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的行为的去个性化是如何产生的。他做了一个有趣的电击实验[2]。
津巴多召集了一些女大学生作为被试,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通过镜子被试们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都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谁也不认识。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被津巴多称为“去个性化的条件”。第二组被试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名片挂着。在实验时,主持人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每个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一情景称为“个性化”。
, 百拇医药
结果证实在去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比在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在按电钮时表现出较少的约束。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并且每一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由此,津巴多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个体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决不会作出的行为。二是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
据此,《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出的事情。
, http://www.100md.com
二、有关的理论观点
罗杰斯(C. Rogers,1981)等人认为去个性化与个人注意力的转移有关。处在群体中的个人会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行为转移到群体的行为上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大家的共同行为,大家都没有停下来帮助躺在路边的老人,大家都在施行电击,因而降低了个人对惩罚的恐惧感,人人都变得“胆大妄为”了。
理论研究认为去个性化状态的影响因素有——
1.外部因素
(1)匿名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发生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是匿名的作用。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所以,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他就很可能任意行为,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的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
, http://www.100md.com
(2)责任分散因素: 费斯廷格等人提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集体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当个人隐匿在群体中,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几个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
2.内部因素
去个性化者的主观状态: 已有的对去个性化状态的研究表明,匿名、重视群体、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群体大小、唤醒水平、模糊情景的新颖性、乱用药物、卷入群体活动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或导致了去个性化状态的产生。
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即群体的淹没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http://www.100md.com
对他人的期望也能产生去个性化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的认知优势、年龄优势、社会地位等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定的权威形象,这一权威形象使得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学生都有模仿老师的倾向,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兴趣和认知方式、认知态度、认知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往往被学生看作“社会的代表”“伦理的化身”,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
3.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
“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之一,因此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某些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3]。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个体常常会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当个体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便会进入“去个性化状态”,这种状态将淡化个体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降低个体责任与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4]。
, http://www.100md.com
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分析
去个性化理论产生的背景是欧洲群众运动盛行时期,群体成员的非理性、反社会行为自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人们寻求这种行为产生的条件,并希望揭示其心理机制。现代社会中,频繁的群众运动不再是主流,但去个性化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在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呈现更加多样的形式。这就需要研究者重新理解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实质,探究去个性化行为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分析思路上,要将个体置于群内或群际关系中,这种关系取向分析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主流取向之一。在研究对象上,需要关注的是个体对群体规则行为的表现,相对于反社会行为它更加中立,从而扩大了研究范围,有利于去个性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四、对去个性化理论的质疑
Reicher、Postmes 和Spears(1995)对去个性化理论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它们都包含一些共同的核心因素。首先,概念中都包含“自我丧失或分隔”之义,即一个人失去自我调控;其次,都认为群体是去个性化的前置变量之一,群体颠覆了自我、理智和行为控制。再次,认为去个性化将导致抑制解除行为。然而,许多研究都不支持这一理论甚至报告了相反的结果(Postmes & Spears,1998)。Postmes和Spears(1998)对有关去个性化的60 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匿名、群体规模、责任分散等去个性化操作对反规则行为的影响较小。(2)作为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自我觉察的效果不显著。即不能证明去个性化操作是通过自我觉察的降低而导致抑制解除行为。(3)去个性化操作和情境规则(situational norm)之间的相关最显著,即在去个性化条件下,被试更多地表现出与情境规则相一致的行为,而不是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与去个性化理论相矛盾。(4)与个体条件相比,在群体条件下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的相关程度更高;群体规模越大,反规则行为越强烈。这一结果表明去个性化是一种群体现象[5]。总之,元分析结果显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去个性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匿名性、群体规模和自我觉察等去个性化操作几乎不影响那些违背一般社会规则的行为(如反社会行为),反而增加了个体对情境性规则的遵守[6]。既然“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之一,因此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在这一方面,只要我们施加积极正确的导向,就可以使去个性化服务于我们所研究的积极方面,而不仅仅研究消极的方面。以上质疑,也为我们探讨其积极作用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为我们进行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百拇医药(王兆芳 刘海刚)
〔关键词〕去个性化理论研究;积极;社交困难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6-0017-03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当人把自己湮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即群体成员失去个体感,而淹没在群体、群众之中,也叫“无个性化”。
, 百拇医药
一、关于去个性化的研究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于群体当中。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1]。
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R·C·齐勒在20世纪60年代都曾先后研究过个性消失现象。P·G·津巴多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的一次实验(即女大学生电击实验)研究具有代表性。
女大学生电击实验:
1969年,心理学家津巴多试图发现,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的行为的去个性化是如何产生的。他做了一个有趣的电击实验[2]。
津巴多召集了一些女大学生作为被试,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通过镜子被试们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都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谁也不认识。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被津巴多称为“去个性化的条件”。第二组被试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名片挂着。在实验时,主持人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每个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一情景称为“个性化”。
, 百拇医药
结果证实在去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比在个性化条件下的被试在按电钮时表现出较少的约束。去个性化小组比个性化小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将近两倍,并且每一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
由此,津巴多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所以个体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人决不会作出的行为。二是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
据此,《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出的事情。
, http://www.100md.com
二、有关的理论观点
罗杰斯(C. Rogers,1981)等人认为去个性化与个人注意力的转移有关。处在群体中的个人会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行为转移到群体的行为上去。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大家的共同行为,大家都没有停下来帮助躺在路边的老人,大家都在施行电击,因而降低了个人对惩罚的恐惧感,人人都变得“胆大妄为”了。
理论研究认为去个性化状态的影响因素有——
1.外部因素
(1)匿名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提出,发生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因素是匿名的作用。生活在群体中的人既有代表群体的一面,也有代表个体的一面。所以,当他代表群体或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时,由于可以匿名,使人难以辨认个体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以及他在干什么,他就很可能任意行为,不受规范的约束。此时群体的无标准的整体行为战胜了个体的规则行为,个体的独特性没有了,个体的自我纠正能力没有了。
, http://www.100md.com
(2)责任分散因素: 费斯廷格等人提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集体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当个人隐匿在群体中,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时,他就会发现,对于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参加了这一行动。一个学生违反纪律,是一个人的事,所谓一人做事一人当,但如果是几个学生一起闹,那么责任完全由一个人承担的可能性就相当小,个体甚至可以把责任推给别人。
2.内部因素
去个性化者的主观状态: 已有的对去个性化状态的研究表明,匿名、重视群体、期望、避免道德责任的消极评价、群体大小、唤醒水平、模糊情景的新颖性、乱用药物、卷入群体活动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或导致了去个性化状态的产生。
自信心不足是产生去个性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学生在群体活动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会不顾判断标准去迎合群体的心理,丧失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即群体的淹没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害怕出错,从而迎合群体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http://www.100md.com
对他人的期望也能产生去个性化现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教师的认知优势、年龄优势、社会地位等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定的权威形象,这一权威形象使得从幼儿园到高校的学生都有模仿老师的倾向,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兴趣和认知方式、认知态度、认知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往往被学生看作“社会的代表”“伦理的化身”,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
3.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离不开群体诱因
“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之一,因此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某些行为引发整个群体的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3]。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个体常常会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当个体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便会进入“去个性化状态”,这种状态将淡化个体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降低个体责任与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4]。
, http://www.100md.com
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分析
去个性化理论产生的背景是欧洲群众运动盛行时期,群体成员的非理性、反社会行为自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人们寻求这种行为产生的条件,并希望揭示其心理机制。现代社会中,频繁的群众运动不再是主流,但去个性化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在现代科技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呈现更加多样的形式。这就需要研究者重新理解去个性化现象的心理实质,探究去个性化行为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分析思路上,要将个体置于群内或群际关系中,这种关系取向分析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主流取向之一。在研究对象上,需要关注的是个体对群体规则行为的表现,相对于反社会行为它更加中立,从而扩大了研究范围,有利于去个性化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四、对去个性化理论的质疑
Reicher、Postmes 和Spears(1995)对去个性化理论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它们都包含一些共同的核心因素。首先,概念中都包含“自我丧失或分隔”之义,即一个人失去自我调控;其次,都认为群体是去个性化的前置变量之一,群体颠覆了自我、理智和行为控制。再次,认为去个性化将导致抑制解除行为。然而,许多研究都不支持这一理论甚至报告了相反的结果(Postmes & Spears,1998)。Postmes和Spears(1998)对有关去个性化的60 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1)匿名、群体规模、责任分散等去个性化操作对反规则行为的影响较小。(2)作为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自我觉察的效果不显著。即不能证明去个性化操作是通过自我觉察的降低而导致抑制解除行为。(3)去个性化操作和情境规则(situational norm)之间的相关最显著,即在去个性化条件下,被试更多地表现出与情境规则相一致的行为,而不是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与去个性化理论相矛盾。(4)与个体条件相比,在群体条件下去个性化操作与反规则行为的相关程度更高;群体规模越大,反规则行为越强烈。这一结果表明去个性化是一种群体现象[5]。总之,元分析结果显示,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去个性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匿名性、群体规模和自我觉察等去个性化操作几乎不影响那些违背一般社会规则的行为(如反社会行为),反而增加了个体对情境性规则的遵守[6]。既然“重视群体”是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之一,因此对于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群体的行为极具导向性。在这一方面,只要我们施加积极正确的导向,就可以使去个性化服务于我们所研究的积极方面,而不仅仅研究消极的方面。以上质疑,也为我们探讨其积极作用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为我们进行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百拇医药(王兆芳 刘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