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7153
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对心理辅导的启示(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1期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关系的间接反映。作为认知框架,它影响着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个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而那些能够促进正确认识事物、对个体适应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的思维方式也将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也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维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2-0010-03

    思维是人类高级的认识过程,是认知的核心,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思维方式是思维操作的深层结构,制约和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成效。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与思维方式有重要关系。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们在心理治疗和咨询过程中都强调思维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许多心理疾病的产生不是由于情绪困扰,而是由于错误的思维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艾利斯用ABC情绪障碍理论说明了此观点。在ABC理论模型中,A是指客观现实中的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而产生的信念(Belief),即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况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