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6975
同伴接纳与拒绝个体影响因素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1期
     但近年来的几项研究表明,有攻击性的儿童也能被相似的儿童所接纳。与和自己相似的人形成关系的倾向就是“趋同性”,这是社交网络中最一致的发现。Kreage的研究发现,那些在校表现不良的男生,暴力与同伴接纳有适度的积极关系;攻击性强的儿童在高密度的等级制班级中较受欢迎。细化到性别上,男孩也更多接纳有欺负行为的女孩。

    以上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呈正相关,但是反社会行为不一定都会导致同伴拒绝,这要看儿童所处的同伴团体以及儿童在该团体中的地位。因此,老师和父母要注重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教会他们与人合作的方法,学会如何帮助他人。由于儿童还没有形成完全的是非观念,家长应帮助儿童选择积极的同伴团体,因为消极的同伴团体会强化儿童的消极行为;及时纠正儿童的不适应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其适当的行为。

    五、问题与展望

    (一)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尽管以往研究都较一致地表明了同伴关系与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关系,但这些结论很难明确因素间的先后关系。比如说情绪因素,究竟是之前的不良情绪导致了同伴拒绝,还是同伴拒绝导致了不良情绪,亦或两者是相互强化的关系,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并且由于涉及伦理问题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