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中医学杂志》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2668
用信息技术重塑管理流程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中国信息界·e医疗》 2013年第6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采用信息系统在药品的采购、库存、发药,以及临床用药监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临床用药监控方面的管理更是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持,把握住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创建于1866年,系卫生计生委直属大型综合性医院,内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亚洲紧急救援中心、湖北省急救中心,湖北省远程医学中心。武汉协和医院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多年,已经逐步建成了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以及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院级医疗影像系统,并且建立了移动查房、移动护理和快捷的病理信息系统。武汉协和医院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药品管理和监控的信息化建设。医院的自动化药品管理系统在药品的物流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药品管理系统的基础是药品的基本信息、药品编码、药品属性、使用限制,以及它的存储条件、包装类别、价格等等,其主要功能有药品的盘点、入库、出库、综合查询等功能,实现了医院用药物流的全流程管理。在临床用药的监控与管理方面,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合理用药信息化管理平台,并配备专职药师,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实现了对全院医生及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武汉协和医院药学部主任陈东生教授在规划管理思路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参与,转变为用信息技术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成为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解决库存管理难题

    武汉协和医院在药品管理方面的良好效果体现在了对医院整体用药的管理和干预。药学部主任陈东生教授表示,医院对每一个品种都设置了最低储存线和最高存储量,即每个药品必须至少够医院使用5天的量;而最高是半个月的储存量。通过信息系统对每一个药品品种设置的存储量进行预警设置。一旦到了低储线系统就会自动列出采购计划,以阿司匹林为例,全院所有存库量只够5天使用时,自动化采购计划就出来了。“以前这些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库房把给库存定期给到药学部。我们医院门诊部有三个药房,住院部有四个药房,肿瘤中心有一个药房,西院区还有两个药房。这么多药房,管理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用人工来计算药品的进出数量非常耗时耗力。一般来讲,对于那些能够经常接触到或者在明显位置摆放的药品的管理相对好做一些,而那些不常用的药品,库管员很难做到了如指掌。这就难以保证药品采购的及时,甚至影响到全院的医疗用药。没有的药品哪个药房都找不到,而多采购的药品出现不同程度的积压,这是药品管理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医院利用了信息系统之后,不用库管员一盒一盒地数药,也不用为了一种药品到底还有多少库存而到处打电话询问、统计,利用信息系统的进出库管理功能调出相关数据,所有进出项目一目了然。如果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订单,进入采购流程。可以说用信息系统管理之后,医院的药品供应管理走上了精细化管理的道路。”陈东生教授对于信息系统改变药品库存和采购管理模式所起到的作用极为认可。

    用条码管理供应商

    武汉协和医院每个月的药品采购将近2亿元人民币,如何做好药品保质保量的采购工作成为了摆在药学部面前的一大难题。陈东生教授在医院西区的药房中使用了药品条码信息系统管理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个药厂、种类、药品、规格都生成了药品唯一信息条码。条码管理好处是采购计划编制出来以后,不用像原来一样,要给每个医药公司供货商打电话,叫他们来取计划,或者是在电话中告诉供应商相关计划。不用信息系统管理这么庞大纷繁的数据是难以想象的,光靠人工打电话订货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这项工作,而清查到底应该采购哪些药品、采购量是多少这样的工作量就可想而知是多么难以完成。医院发展到现在,规模越来越大,此类问题从原来的可以解决到了要么寻找新的办法解决,要么听之任之无法解决。但不解决肯定是不行的,医院发展了,药学部的管理一定要跟上才能起到推动作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必然的方式,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利用信息系统管理以后,我们医院的药品采购只有一个人来负责,而且还井井有条。”与此同时,陈东生教授还强调,药品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如何在药品管理上把握好对供药厂商的管理非常关键。医院的药品采购量非常大,如果有有意贴牌的药品进入后果不堪设想,利用条码系统管理之后,有效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发生,对供应商的管理做到了严谨、严格、全面。

    与此同时,陈东生教授正在规划的医院“智慧药房”正在一步步的推进当中,目前已经有半自动发药机应用在了药房当中,未来还将引入全自动发药机,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尝试和探索都需要药品管理的信息化作为支撑。

    为临床用药站好最后一班岗

    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合理用药并非是一个新名词了,在我国合理用药的监测工作已经开展多年,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要实现合理用药就必须从用药的四个环节:诊断、处方、调剂、执行入手,再加上后期的一个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反馈,从而才能实现最终的长效管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处方的环节,医务工作者面临着信息庞大、多学科交叉,以及患者多时间紧张等诸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借信息化手段管理。为此武汉协和医院建立了合理用药监测信息平台,并特意引入了在管理和行政干预方面功能突出的HYGEA系统与已有的HIS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在经过了初期的基础数据配对以及维护之后,监测平台在门诊部分科室试运行,并经过一段时间逐步覆盖了全院各个科室。在此过程中平台专职药师对系统的功能做了很多的改进及维护,在后台可针对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等级,采取提示、干预和拦截等不同的监控措施。普通情况仅作提示,严重危害直接拦截,需权衡利弊的进行干预,特殊情况开通特殊通道、后台备案。另外,药学部定期对系统中统计到的问题医嘱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每周例会上对医生进行培训。

    谈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合理用药进行管理时,陈东生教授说:“我们的合理用药管理是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实现临床用药的事前管理,我们自主研发了创新的事前‘干预’提示框,若系统判为不合理用药,则医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用药理由才能通过。另外,通过功能强大的HYGEA系统对筛选的重点管制内容直接进行拦截。该系统还可实现医生、科室用药限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同时,我们并没有完全依赖系统审查,而是安排三名专职药师负责相关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弥补系统‘审方’的不足,及时解决医生对审方结果的疑惑,还能根据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对单个医生的用药习惯和问题进行掌握,以便为临床科室提供专业的指导。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是普适性的,对特定的医院肯定有其不适用的地方,因此不能简单地‘拿来’。系统初期运行过程中,我们针对本院的实际需求对系统的提供商提出了个性化开发要求。目前监测平台的每一个管理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思路,不仅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快捷的药学服务,也让药师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对于我的工作而言,我可以实时看到各科室的用药情况,还可以按照想法自由设定条件生成需要的统计表单,快速和直观地掌握全院的用药情况,为医院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全面、详实的数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个系统药师与医生之间建立起了友好的互动机制,利用信息系统这一桥梁提高了双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武汉协和医院药学部安全合理用药监控中心的主管药师华小黎对信息系统在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深有感触,她表示:“我们使用信息系统管理合理用药和用药监测,目的就是使药品供应更及时、更准确,药品使用更合理、更安全。就像陈东生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对我们提到的,要改变药学人员以往在医院当中的定位,由纯粹药品供应型向药品技术服务型转变。信息系统的使用还起到了提高药学人员话语权的作用,提高了药学人员的地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对医生不合理用药、不规范用药行为进行干预和拦截,而不是像原来那种简单的工作模式,医生开什么单子,你就要发什么药,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导致审方岗位功能的实际缺失。合理用药信息平台上线后,如果医生开药不合理,系统进行干预、拦截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从药学部人员自身和本专业角度来说,不仅履行了审方人员的职责,同时也提高了药学人员的地位。当然我们的角色不是‘警察’,工作的重点是提供技术服务。医生的用药为什么不合理,药学部的药师们会通过信息系统的设置给医生提出理由,并且发挥专业优势建议医生用什么药更合理,最终达到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服务的目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