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中医学杂志》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2739251
胡大一的“救”与“责”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科技新时代·e医疗》 2015年第11期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在G672次列车上救助一名突发心脏病的高铁乘客的事迹是这段时间被屡屡提起的。在人们纷纷感叹“医者仁心”的时候,胡大一教授回应:“我在车上是偶然,我不在车上是必然。”

    这也充分暴露出我国急救系统存在的弊病。据医院网报道,在出席某行业会议时,谈起火车上见义勇为的事情,胡大一教授认为不值得一提,是每个医生都应该做,都能做到的。但是通过这件事情,却也让他有很多反思和担忧。

    反思一:高铁上没有急救药

    胡大一提到,事发当日高铁上使用的救命药品“速效救心丸”是同列车的其他乘客提供的,车上并没有配备此药。其实不光是高铁,火车和飞机等都应该配备常用急救药品。

    反思二:乘务人员没有心肺复苏培训

    不管是火车、高铁还是飞机,乘务人员都应该在本专业知识之外学习心肺复苏(CPR),这次是患者幸运遇到了医生,但是不是每辆列车都幸运地有医生在车上。

    反思三:列车上没有自动体外除颤器

    胡大一提到自己在北京首都机场见过该设备,但是这个除颤器旁边还写着“只供专业人员使用”。但是哪来那么多专业人员,除颤器就是给普通人用的。

    反思四:缺乏急救绿色通道

    事发当日,在胡大一帮助救治患者时,救护车只能开到车站外,中间没有任何绿色通道,从列车车厢到车站外这一段路就浪费了20分钟。在急救过程中20分钟很可能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反思五:医院是否有能力救治

    很多时候,拨打急救电话后都是离患者最近的医院派出救护车。但是很可能附近的医院根本治不了患者的病,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医院浪费了资源,患者又耽误了治疗。

    (资料来源于网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