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泵一年体会多
2004年年初,我开始使用胰岛素泵。
大家可能知道我是一名有将近20年病史的1型病友。用泵一年来,我觉得有些体会和经验值得告诉大家,供更多的病友参考,让大家在装泵这件事上少走些弯路,早日获得成功。
我总的体会是胰岛素泵的效果不错,血糖控制较好。对我来说,胰岛素用量比原来减少,原来每天注射两针预混胰岛素共46单位,现为短效胰岛素每天共40单位;低血糖出现的次数和用泵前相比少了很多(为我自己控制得比较严格,原来注射治疗时期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比较多);胰岛素泵使用很方便。
选 购
我知道胰岛素泵已经有六七年了,目前在国内多数大中城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都可以见到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病情控制及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为了能够较快、较好地控制血糖,医生会给住院的病友佩带胰岛素泵,尽快使治疗达标。出院后,如果病友愿意,医院会推荐病友长期佩带胰岛素泵。
因为胰岛素泵价格昂贵,病友对它的了解还很欠缺,所以很难下决心,有时购买后不尽人意。我建议:
1.在您选定某一品脾的胰岛素泵之前,要向安装使用过这一品牌的病友咨询,以了解该产品的质量、特点,特别是售后服务情况,这很重要。胰岛素泵属于医疗器械,不列入医保目录,需要自费,价格相对较贵,同时它的质量好坏事关糖尿病病友的性命。
2.胰岛素泵属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因此在购买时应该查看销售商的两证;工商营业执照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如果销售商同时是生产厂商,那么还应该要求查看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您也应该查看国家法定监测部门的检测报告(需加盖法定部门公章及骑缝章),以确保该器械的质量。
3.如果您决定购买,那么要在付款时索要发票及详细联系方式,以确保售后服务的到位。
安 装
我结合自己的情况谈一谈泵的安装,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注意。
胰岛素泵的安装步骤大同小异,在每一次重新装药和更换注射部位时,均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安装前要检测血糖。此时检测血糖是为了确定在重新装药和更换注射部位后是否应该适当地调整剂量。
2.安装时要注意排出储液器里的气泡,确保导管通畅。因为胰岛素泵需使用储液器提前存储胰岛素,因此在安装前一定要做好储液器的排气工作,以避免气体的存留;同时因为泵需要管道、针头与身体相连接,因此在换用新导管时需确认管道畅通——能看到一两滴胰岛素药液通过针头,以避免因气体残留于管道内造成胰岛素不能正常注入,产生不可避免的高血糖。
3.更换新的导管后,通常应该再检测一次血糖,以确认胰岛素的注入是否正常。通常在医院安装胰岛素泵时,每日需检测7—8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临睡时及夜间2—3点。在家中更换导管时根据更换的时间,一般安装前及安装后,应该在这8个时间点中的任意两个点检测血糖,如此一般可确定安装是否得当。
4.各种胰岛素泵的说明书中虽均指出耗材(导管,针头)可使用时限为 7—10天,但是通常以?天为极限,否则易产生皮下硬结,因而胰岛素也会吸收不好。
建议,耗材的使用时间最多为了天,在更换耗材的当天应更加注意血糖的波动情况,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血糖升高。
使 用
胰岛素泵使用的是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而不可使用预混或长效、中效胰岛素。
由于胰岛素泵为长时间、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因此与每日数针注射胰岛素相比更合理,所用胰岛素的剂量更少。一般用原来全天胰岛素注射剂量的75%一85%作为泵的全天用量即可,其中的50%作为今天的连续小剂量注射使用一通常称其为基础量,而另50%作为三餐前的注射量——称为追加量。一般情况下,患者住院安装泵时医生即为患者调整好基础量的时段及用量,基础量在患者出院后一般不要轻易调整,以避免发生意外:追加量一般是: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此量病友可视吃饭情况适当调整。
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有可能出现堵管、漏液等意外情况,因此要求病友熟练掌握操作使用和相关情况的排除。除了器械本身的故障外,还可能遇到如下几种情况:①针头扎入皮下时有血反流回管道;②针头扎入时有空洞感;③扎入皮下脂肪层较浅,这些情况下应更换耗材及注射部位,否则有可能发生堵管、漏液等意外情况。
新耗材安装良好,但如果使用3—4天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缓慢升高,即使胰岛素泵尚未出现报警,您也应该及时更换耗材和注射部位,切不可因未报警而认为注射良好,更不可因担心浪费耗材而不更换,因为此时的血糖升高意味着注射部位的吸收不好,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影响您的综合控制。
总之,我觉得胰岛素泵作为一种较新式的医疗器械,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还是很有利的。它的使用还不是十分普及,因此要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提高使用技巧。如果您能够熟练地掌握它的使用,那么对于血糖的良好控制,对于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是有很大益处的。 我知道一些新近患病的病友,他们对于糖尿病几乎一无所知,患病后他们非常担心自己或孩子的将来,非常无助,因为他们对如何获取知识不了解。建议多向政府相关部门呼吁,加强面向全社会的糖尿病知识宣传,让大家都了解糖尿病,避免糖尿病带来的严峻社会问题。, 百拇医药(杨 琨)
大家可能知道我是一名有将近20年病史的1型病友。用泵一年来,我觉得有些体会和经验值得告诉大家,供更多的病友参考,让大家在装泵这件事上少走些弯路,早日获得成功。
我总的体会是胰岛素泵的效果不错,血糖控制较好。对我来说,胰岛素用量比原来减少,原来每天注射两针预混胰岛素共46单位,现为短效胰岛素每天共40单位;低血糖出现的次数和用泵前相比少了很多(为我自己控制得比较严格,原来注射治疗时期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比较多);胰岛素泵使用很方便。
选 购
我知道胰岛素泵已经有六七年了,目前在国内多数大中城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内分泌科都可以见到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病情控制及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为了能够较快、较好地控制血糖,医生会给住院的病友佩带胰岛素泵,尽快使治疗达标。出院后,如果病友愿意,医院会推荐病友长期佩带胰岛素泵。
因为胰岛素泵价格昂贵,病友对它的了解还很欠缺,所以很难下决心,有时购买后不尽人意。我建议:
1.在您选定某一品脾的胰岛素泵之前,要向安装使用过这一品牌的病友咨询,以了解该产品的质量、特点,特别是售后服务情况,这很重要。胰岛素泵属于医疗器械,不列入医保目录,需要自费,价格相对较贵,同时它的质量好坏事关糖尿病病友的性命。
2.胰岛素泵属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因此在购买时应该查看销售商的两证;工商营业执照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如果销售商同时是生产厂商,那么还应该要求查看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您也应该查看国家法定监测部门的检测报告(需加盖法定部门公章及骑缝章),以确保该器械的质量。
3.如果您决定购买,那么要在付款时索要发票及详细联系方式,以确保售后服务的到位。
安 装
我结合自己的情况谈一谈泵的安装,各人的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注意。
胰岛素泵的安装步骤大同小异,在每一次重新装药和更换注射部位时,均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安装前要检测血糖。此时检测血糖是为了确定在重新装药和更换注射部位后是否应该适当地调整剂量。
2.安装时要注意排出储液器里的气泡,确保导管通畅。因为胰岛素泵需使用储液器提前存储胰岛素,因此在安装前一定要做好储液器的排气工作,以避免气体的存留;同时因为泵需要管道、针头与身体相连接,因此在换用新导管时需确认管道畅通——能看到一两滴胰岛素药液通过针头,以避免因气体残留于管道内造成胰岛素不能正常注入,产生不可避免的高血糖。
3.更换新的导管后,通常应该再检测一次血糖,以确认胰岛素的注入是否正常。通常在医院安装胰岛素泵时,每日需检测7—8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临睡时及夜间2—3点。在家中更换导管时根据更换的时间,一般安装前及安装后,应该在这8个时间点中的任意两个点检测血糖,如此一般可确定安装是否得当。
4.各种胰岛素泵的说明书中虽均指出耗材(导管,针头)可使用时限为 7—10天,但是通常以?天为极限,否则易产生皮下硬结,因而胰岛素也会吸收不好。
建议,耗材的使用时间最多为了天,在更换耗材的当天应更加注意血糖的波动情况,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血糖升高。
使 用
胰岛素泵使用的是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而不可使用预混或长效、中效胰岛素。
由于胰岛素泵为长时间、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因此与每日数针注射胰岛素相比更合理,所用胰岛素的剂量更少。一般用原来全天胰岛素注射剂量的75%一85%作为泵的全天用量即可,其中的50%作为今天的连续小剂量注射使用一通常称其为基础量,而另50%作为三餐前的注射量——称为追加量。一般情况下,患者住院安装泵时医生即为患者调整好基础量的时段及用量,基础量在患者出院后一般不要轻易调整,以避免发生意外:追加量一般是: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此量病友可视吃饭情况适当调整。
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有可能出现堵管、漏液等意外情况,因此要求病友熟练掌握操作使用和相关情况的排除。除了器械本身的故障外,还可能遇到如下几种情况:①针头扎入皮下时有血反流回管道;②针头扎入时有空洞感;③扎入皮下脂肪层较浅,这些情况下应更换耗材及注射部位,否则有可能发生堵管、漏液等意外情况。
新耗材安装良好,但如果使用3—4天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血糖缓慢升高,即使胰岛素泵尚未出现报警,您也应该及时更换耗材和注射部位,切不可因未报警而认为注射良好,更不可因担心浪费耗材而不更换,因为此时的血糖升高意味着注射部位的吸收不好,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影响您的综合控制。
总之,我觉得胰岛素泵作为一种较新式的医疗器械,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还是很有利的。它的使用还不是十分普及,因此要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提高使用技巧。如果您能够熟练地掌握它的使用,那么对于血糖的良好控制,对于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是有很大益处的。 我知道一些新近患病的病友,他们对于糖尿病几乎一无所知,患病后他们非常担心自己或孩子的将来,非常无助,因为他们对如何获取知识不了解。建议多向政府相关部门呼吁,加强面向全社会的糖尿病知识宣传,让大家都了解糖尿病,避免糖尿病带来的严峻社会问题。, 百拇医药(杨 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