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06年第7期
编号:11159839
别让“一药多名”迷了患者的眼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日 《糖尿病之友》 2006年第7期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李景仁 钟卉

    同一药品,换个厂家或换个剂型、规格、给药方式,就能换个新的名字并重新定价,这就是“一药多名”,是“一药多‘嫁’”与“一药多价”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治疗糖尿病的药品更是“一药多名”的重灾区,特别是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其五花八门的商品名令患者莫衷一是。一头雾水……

    患者的困惑;一样的药,咋还那么多名字?

    前几天老糖友王阿姨遇见记者,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女儿小华替她去一家大药房买二甲双胍的故事:小华在药店跟营业员说要买二甲双胍,营业员就给她拿了一盒格华止,小华问:“是不是搞错了,我要买的是二甲双胍!”营业员笑着说:“没错!这就是二甲双胍,是‘同姓不同名’,都姓二甲双胍,只是名字不一样。你别看价格贵了点儿,可质量有保证啊!你也许不知道,二甲双胍的名字可多了,比如甲福明、君力达、美迪康等等。”小华听得迷迷糊糊的,无可奈何地按着营业员的“指令”买了两盒“格华止”。回到家里小华问:“妈,一种药怎么有很多个名字?而且价格差距还特别大,您天天都吃这种药,能搞得明白吗!”王阿姨听完女儿这番话也是一头雾水,以前都是在医院看病、凭医生的处方购药,根本不知道一种药还会有那么多名字,既然同样都是二甲双胍,咋还有多个名字?而且换了个名字,价格就比在医院购买时贵了十几倍?

    背景资料:“万药”齐发,一年干了美国67年的活儿

    据悉,近年来国内的仿制药申报呈现“井喷”现象,仿制之风在西药产业一浪高过一浪。有数据显示,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了10009种新药申请,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该年度仅受理了148种。也就是说,这个数量在美国需要67年才能受理完毕。假如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的话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