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血糖自我监测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完善的糖尿病管理体系。其中糖尿病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血糖监测的意义
1 监测高血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无自觉症状高血糖只有通过血糖监测才可能发现。
2 发现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还大,尤其老年人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有症状的低血糖可通过测定血糖证实,无症状的低血糖只有通过血糖监测才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后可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应注意鉴别。
3 指导治疗:血糖浓度随饮食量及药物剂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即时的血糖监测,及时加以调整,实现血糖达标。
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 百拇医药
监测血糖的时间点包括:①空腹 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②餐前血糖:早、午、晚三餐前空腹时所测定的血糖。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餐前血糖。③餐后血糖:早、午、晚三餐后所测定的血糖,由第一口进食开始记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要和平时一样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以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最有价值,可以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并观察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④夜间1:00~2:00血糖:用以监测和鉴别夜间低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⑤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⑥随机血糖:一天内任何时候所测血糖,尤其在加餐、运动、低血糖等情况下,可更好地反映血糖的波动性。
监测血糖的频率:①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2~4次;③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④特殊情况下需加测血糖频率,如患其他疾病、手术前后、外出旅游时,血糖值经常>10.0mmol/L,糖尿病初发或治疗方案改变时,运动前、中、后,尤其是开始一项新项目时,遇有不适尤其出现心慌、手抖、冒冷汗等,怀疑或发生低血糖时。
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记录
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方法。开始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鼓励患者坚持自我监测,养成每次监测后立即记录的好习惯,要把自我监测和记录作为生活、工作日程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或出差时。不要仅凭记忆记录,就诊时务必携带记录手册,以便供医生调整方案参考。
(编辑 汤 浩), 百拇医药(管庆波 赵家军)
血糖监测的意义
1 监测高血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无自觉症状高血糖只有通过血糖监测才可能发现。
2 发现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还大,尤其老年人易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有症状的低血糖可通过测定血糖证实,无症状的低血糖只有通过血糖监测才能及时发现。低血糖后可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应注意鉴别。
3 指导治疗:血糖浓度随饮食量及药物剂量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即时的血糖监测,及时加以调整,实现血糖达标。
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 百拇医药
监测血糖的时间点包括:①空腹 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②餐前血糖:早、午、晚三餐前空腹时所测定的血糖。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餐前血糖。③餐后血糖:早、午、晚三餐后所测定的血糖,由第一口进食开始记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要和平时一样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以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最有价值,可以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并观察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④夜间1:00~2:00血糖:用以监测和鉴别夜间低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⑤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⑥随机血糖:一天内任何时候所测血糖,尤其在加餐、运动、低血糖等情况下,可更好地反映血糖的波动性。
监测血糖的频率:①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2~4次;③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④特殊情况下需加测血糖频率,如患其他疾病、手术前后、外出旅游时,血糖值经常>10.0mmol/L,糖尿病初发或治疗方案改变时,运动前、中、后,尤其是开始一项新项目时,遇有不适尤其出现心慌、手抖、冒冷汗等,怀疑或发生低血糖时。
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记录
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方法。开始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监测技术和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每年应检查1~2次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鼓励患者坚持自我监测,养成每次监测后立即记录的好习惯,要把自我监测和记录作为生活、工作日程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或出差时。不要仅凭记忆记录,就诊时务必携带记录手册,以便供医生调整方案参考。
(编辑 汤 浩), 百拇医药(管庆波 赵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