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之友》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823545
摔坏了三个血糖仪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糖尿病之友 2012年第12期
     心理助理 大津秀女

    审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闵宝权

    当愤怒像一只只会喷出岩浆的火龙,强大的外表下不知掩藏了多少懦弱;当我们挚爱的亲人身心已千疮百孔,原来的伤痛早已被隔绝了好久好久。

    一次,我在门诊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他名叫张龙(化名),挂的是心身专科门诊。进门时,看他情绪不好,就请他坐下并询问病史。张先生并没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不停地说:“你们医院的大夫没有医德……”

    之后,我了解到张先生一个月前确诊为糖尿病。在做咨询前,他去了内分泌科想开一个月的降糖药,但医保新规定只能开半个月的药,张先生就与大夫起了争执。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完以后,他心情平静了些,告诉我:“自从得糖尿病后就开始失眠,偶尔做梦总梦见自己因手脚溃烂而死……”

, http://www.100md.com     根据张先生的表现及病史记录,我初步怀疑张先生存在人格障碍,并为他做了一个小时的心理疏导。张先生满脸困惑地说:“我从小就是个急脾气,一生气就骂人打人,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但我这个人心眼不坏,平时也都没事。”

    张先生承认,大夫是按医保规定办事,但是政策的突然改变,自己一时没办法接受。虽然没必要对大夫说狠话,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同时,他也道出了自己的苦恼,患了糖尿病后,他每天都要测血糖、打针,本来就爱生气,现在只要看见针头就气不打一处来,家里的血糖仪已经摔坏了三个。

    说到家庭关系,张先生认为家人都对自己不好。儿子失恋不但没主动和自己说,逼问后还嘴硬,直到爱人回家后才敢说。还有一次,爱人答应晚餐做红烧肉,可下班回来却是虫草炖老鸭。张先生大发雷霆,把炖鸭掀翻在地。他边骂边用手捶大腿:“你不知道我长口疮不适合吃炖肉?是不是嫌我身体不好,不想伺候我了!”

    想想看,张先生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 http://www.100md.com
    A偏执型人格障碍:固执、偏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嫉妒心强。

    B分裂型人格障碍:观念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和情感冷淡。

    C攻击型人格障碍: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易怒、易激惹。

    D强迫型人格障碍:要求严格,凡事追求完美,苛求细节,过分小心谨慎。

    E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我为中心、过分情感化、用夸张言语和行为吸引注意。

    F悖德型人格障碍:漠视他人权利和侵犯他人权利,唯自我利益为上。

    G自恋型人格障碍:自以为了不起,好出风头,喜欢别人的注意和称赞。

    H回避型人格障碍:社交抑制、情感不适当和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
, http://www.100md.com
    J依赖型人格障碍:过分需要照顾,有服从和依附的行为,自主性不足

    K被动型人格障碍:对社会交往和情绪刺激缺乏有效反应,计划性不足。

    L反社会人格障碍:脾气暴躁、高度攻击性,无羞惭感,社会适应不良。

    案例解读

    攻击型人格易愤怒

    张先生是一例典型的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冲动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攻击型人格障碍有三个特点:

    1.因微小的不如意便会表现出不合时宜的强烈愤怒,行为冲动,不计后果。从张先生的家庭关系中就可以看出,儿子的不主动、妻子的不留意都成为他愤怒的导火索。

    2.自我为中心,很难自我反省,即使认识到错误也难以控制下一次冲动的爆发。从张先生抱怨医院开药的问题到向咨询师的倾诉,再到开导后的醒悟。可以看出他认识错误的迟缓。
, http://www.100md.com
    3.平时一切正常,遇到诱因易发作。对于有着典型身份的张先生来说,面对需要终身治疗的糖尿病,随时都会因身体的不如意引发愤怒的导火索。张先生自述的失眠和噩梦就提示了他对于疾病的焦虑和恐惧。

    18岁时,就戴上了愤怒的面具

    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内心有着巨大的不安和自卑,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给自己戴上愤怒的面具来抵御外界的侵袭。通常情况下,这层面具在青春期就已经形成,即18岁时已与我们的真实面貌融为一体,难以剥离。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因素。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子汉。这些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 百拇医药
    2.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有些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3.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时常换位思考,切断愤怒源头

    我们通常所说的“泼妇”,或在公共场合因被踩了一下脚而大怒的人,都被高度怀疑患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对于生活中的这类人群,要做到自我保护,言行理智,切勿激化矛盾,时刻换位思考,为对方着想,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为克服这一障碍,可积极主动地采取下列方法:

    1.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激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或做别的事,此谓“躲避法”。

    2.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向他(她)诉说自己内心的不平,求得好友的安慰、疏导与调节,此谓“宣泄法”。

    3.到室外散步,到附近的公园遛遛,或打开录音机,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或音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心里的气自然会渐渐消除,此谓“转移法”。

    4.干脆立即从事自己心爱的技艺,下象棋,挥洒一幅书画,拉一曲琴等,此谓“升华法”。(编辑/杨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