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265670
心率变异性在心身疾病和情绪障碍研究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2期
     4.1.1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模式的研究现状

    不同情绪(愤怒、悲哀、恐惧、厌恶、快乐)之间,自主神经活动模式是不同的。早年James(1844)就强调外周生理反应的作用,Cannon紧随其后且影响很大,他认为交感和副交感活动是拮抗的、此长彼消的关系,即一方增强,另一方减弱,后来研究者们一直试图寻找模式化的、特异的情绪生理反应。有来自心理生理学的证据显示,躯体内脏过程是高度模式化的并且可能反映多个激活/抑制系统的活动[8]。Stemmler(2001)得出的结论是:恐惧和愤怒都有收缩压升高,但舒张压仅在愤怒时升高。恐惧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类似于注射肾上腺素的反应,而愤怒反应则类似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综合反应[9]。国内也有数量不多的如下相关研究:刘旭峰(2004)的“心率变异性等多项指标对情绪稳定性的评价研究[10]”,黄敏儿的“情绪调节过程与个体差异”[11],徐景波等人的“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神经生理反应试验研究”[12]。1991年Berntson 等人提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除了此强彼弱之外,还可能是二者同时增强、减弱、一方增强,另一方不变等9种搭配形式[8]。目前国内外这些研究都是以心率、血压、皮电、呼吸等作为情绪研究的生理指标,而这些生理参数多是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的,比如心率的加快,可能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引起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