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3期
编号:11182098
物体位置与空间关系的心理表征(3)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8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3期
    在他们的视角转换实验中[29],被试首先学习相临层级环境中物体的位置(如办公室内的不同物体与大楼内的不同办公室),然后分别在相同环境内转换视角和不同环境间转换视角两种条件下,完成物体相对位置判断任务。结果发现,被试在不同环境间转换视角条件下做出正确判断的反应显著的快于同一环境内视角转换条件下的判断反应。而且,不管是从低层级转到高层级空间表征还是从高层级转到低层级空间表征,反应模式并不受影响。这也是与层级性表征观点的理论预测相冲突的。因为按照层级表征观点,高层级表征中采用的视角对低层级表征中的视角选择应该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关于空间表征更新的研究中,Wang和Brokemole也发现,被试不能同时更新自己周围不同层级的多重环境(nested environments)的空间表征[30]。以上结果使Wang和同事认为,空间表征在记忆中是相对分离的,表征的通达更多的依赖于个体当前的位置与任务。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支持空间表征按层级性结构组织起来的实验证据,多来自从语言描述、地图学习或者对人工环境学习记忆后形成的空间表征。而支持环境空间信息分离性表征的实验证据,则多是对个体直接经历或者比较熟悉的自然环境形成的空间表征进行的研究。因而,熟悉性与学习方式是否也会对空间表征的组织结构产生影响,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另外,支持双方观点的证据来自不同的测试范式,这也是在考察空间表征的组织结构时应该剔除的影响因素。因为在环境中对个体可以直接知觉到的环境表征进行测试,与在实验室对个体想象或者回忆的环境表征进行测试具有很大差别。前者更容易受到知觉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对记忆表征测试的纯粹性。尽管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个体对局部环境表征的组织具有层级性特征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