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65966
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3)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5期
     环状吸引子描述的系统行为稍加复杂,不过最终还是要受约束,并具有重复性。比如,一个中学老师大多数时候都与教学打交道,其活动沿着开学、备课、讲授、作业批改、考试、放假而展开。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世界是重复的、可以预测的,然而仍然受诸如学生、教育政策、自身身体状况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这类吸引子可能是最难识别也是最难向来访者解释清楚的,因为工作内容的多样性遮蔽了它有边界、受限制的本质。结果,来访者可能一方面认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变动丰富,但同时又觉得其空洞、死板、乏味[16]。这样一来,混沌理论暗示的创造性、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吸引力就可能被来访者认为不过如此,并对它加以排斥。这里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要向来访者说明这类工作的重复性、缺乏挑战性的本质,若这一本质被来访者理解,来访者可能就会摆脱原先阻碍职业转换的束缚因素[17],激发起追求新目标、价值感等一系列推动职业变革的动因。

    奇异吸引子和先前提到的3种吸引子大不相同,虽然它也是代表系统可能驻留的某种状态,也是职业发展的可能目标。它有两个特性:一是和极限环不一样,它对初始条件极端敏感:一个被奇异吸引子捕获的系统,它的长期行为和它当初最细微的细节都有关;比如一位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