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5期
编号:11265992
运动损伤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述评(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5期
     2 运动损伤变量指标的思考

    在对心理因素与运动损伤之间关系的研究中,运动损伤作为结果变量,选择能反映其状况的指标,即对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量化的操作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指标客观、准确和敏感,获取的数据才能更准确客观地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现有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对一定时段内的急性运动损伤进行了登记,这个时间段大多数研究选定为一个赛季,时间长短为3个月、9个月、1年不等。选取指标的操作定义多见于两大类:对运动损伤频次进行定义和对运动损伤程度进行定义。

    2.1 关于运动损伤频次指标的操作定义

    在Adersen和Williams的理论模型[6]中,当运动员面临潜在的应激运动场景时,正是心理诸变量的变化导致了运动员应激反应在强度上的变化,继而这种变化就导致了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易感性。因此,如果对运动员损伤的频次能有一个较为精确、客观而有效的操作定义,那么,研究就有可能揭示出心理变量对运动损伤的影响效应。在实际研究中,对于损伤频次进行量化描述或定义有两种:

    2.1.1 直接对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员损伤频次进行统计

    这种选取指标的方法简单实用,通过对相同单位时间段内损伤频次的统计,均化了样本间天气、季节、训练或比赛场地的状况等控制变量的影响。但它没有考虑到训练和比赛时间总量对运动员损伤频次的影响。很显然,对于运动员来说,比赛和训练时间愈多,其面临潜在损伤运动场景的机会就愈多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