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研究趋向(1)
摘 要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代表了人类学习与记忆的无意识机制,它们打开了理解人类无意识奥妙的大门。从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诞生与实验室发展来看,二者似乎长期以来处在相对独立的位置。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走向整合已经成为不可抑制的趋向。该文旨在结合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定义、经验类似性、理论框架和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证据,论述它们的整合必要以及已有的整合途径,促进研究对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的全面把握。
关键词 内隐记忆,内隐学习,整合,无意识机制。
分类号B842
1 引言
在20世纪中后期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终于开始接近心灵的底层,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探索无意识的奥秘。这种探索的努力分别造就了两个研究领域——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和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的持续热度。其中,内隐记忆由Schacter和Graf于1985年首次提出[1],他们总结了60年代以来研究者利用记忆的间接测验所作出的发现[2],提出存在一种无意识的记忆机能即内隐记忆,它可以由词干补笔、模糊字辨认、偏好判断等间接测验任务进行测量,并表现出与传统记忆测验所探测的有意识的外显记忆截然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内隐学习一词则来自于Reber(1967)的工作[3],Reber提到人工语法学习(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AGL)任务中,被试发生了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这种无意识地学习复杂规则的现象就被Reber称为内隐学习。同样,众多后继的研究也揭示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即一般意义上有意识的、目的明确的学习)相比,存在诸多独特之处[4]。
, 百拇医药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代表了人类学习与记忆的无意识机制,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打开了理解人类无意识奥秘的大门,吸引了大量研究者不断投身其中,其中的活跃代表包括了Reber、Anderson、Brooks、Graf、Schacter、Roediger、Jacoby、Cohen、朱滢、杨治良等[4,6]。然而尽管学习和记忆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密不可分,但几十年来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却甚少交流,对无意识记忆的研究和对无意识学习的研究,一直以来泾渭分明。恰如Kinder等(2003)所言:在学习与记忆研究领域中的怪现状之一,便是尽管两者的名字十分接近,但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相互关联[7]。
近年来,部分研究者开始从理论框架或实验范式的角度对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研究的割裂现状提出意见,认为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可以也应该走向相互整合的道路[7~11]。本文将从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历史沿革和操作定义出发,从理论上辨析两个领域能否走向整合,并介绍有希望为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趋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或实践指导的新思路和新实验。
, 百拇医药
2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内在联系
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任何术语的具体内涵实际上取决于其操作定义。尽管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早期研究者已经分别为这两个概念作出了描述性的定义,但随着这两个领域中实验研究的进展,它们的操作定义各自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而笔者以为,分析两个领域中操作定义的演变历程,就能够透过表面互相割裂的表象,察觉内在研究指向相互融合的潜在趋势。
2.1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操作定义
2.1.1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的操作定义来自于其经典研究逻辑,即测验任务分离的实验范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内隐记忆的研究者通常都会分别定义两种记忆测验任务,其中之一要求被试通过有意识地回溯先前经验而做出回答,例如回忆测验或选择再认测验;另一个任务则表面上并不要求被试进行任何积极回忆,却也能反映出人们对过去经验的记忆效应,这类被称为记忆间接测验的任务包括了词干补笔、残词补全、模糊字/图辨认、一般问题回答、偏好判断等。在测验分离实验逻辑下,研究者认为直接测验主要反映了外显记忆的工作特征,而内隐记忆则可以被间接测验所测量。因此,如果要对内隐记忆下一个操作定义的话,内隐记忆就是被试在记忆的间接测验中的表现。
, http://www.100md.com
此后内隐记忆在实际研究中应用的操作定义又有一些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开发出一些新的实验思路,以尽可能排除外显记忆对内隐记忆测量指标的影响。按照最为严格的逻辑推论,假设间接测验会受到有意识记忆过程的污染,那么如何才能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呢?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创设出某种条件,使得该条件下间接测验的成绩高于直接测验成绩,那就能有力证明无意识记忆过程是确实存在的,尽管它并不一定对间接测验具有100%的贡献。用公式说明如下:
d’DT>0 (1)
d’IT>d’DT (2)
其中,d’DT代表直接测验表现出的记忆成绩,而d’IT代表间接测验成绩。一旦在实验中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模式,那么间接测验优于直接测验的那部分额外提高的记忆效果,就必须用一个无意识记忆系统的工作来加以解释,也就确立了内隐记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采用这种内隐记忆操作定义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人们发现在分心条件下间接测验成绩好于直接测验,在脑损伤病患身上的研究也复制了类似的结果,此外在药物和酒精影响条件下人们也用此类发现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
, http://www.100md.com
Jacoby(1991)提出的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 PDP)将内隐记忆的操作定义又推进了一步[12]。Jacoby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它的提取同时受到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12]。这里,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替代了任务分离程序中的直接、间接测验,PDP根据一套二分理论模型计算出测验任务中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的相对贡献。在PDP框架下,内隐记忆的存在是由大于零的无意识成分指标来说明的。
2.1.2 内隐学习
相比于内隐记忆,内隐学习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操作定义上更大程度的演变过程。而这种演变过程,实际上正提供了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研究趋向整合的实验逻辑基础。
内隐学习研究的开创者Reber(1967)创立了人工语法学习范式[3]。在学习阶段,被试以两种方式学习一组字符串:探索规则(外显组),或简单记忆(内隐组)。而在测验阶段,所有被试将对大量字符串进行是否合乎人工语法的迫选判断。在Reber实验中,内隐学习的存在通过以下标准得到证明:(1)内隐组被试在语法判断测验上必须具有鉴别力,这样才能说明被试确实掌握了规则;(2)内隐组被试的测验成绩还应该超过外显组被试,即:
, 百拇医药
d’IL>0 (3)
d’IL>d’EL (4)
不难发现,内隐学习的操作定义所规定的这些条件,在公式形式上与内隐记忆的逻辑证明条件如出一辙。
内隐学习研究中更大的操作定义演变发生在新研究范式的提出之后。在Nissen和Bullemer(1987)首创的序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 SRT)范式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对刺激的空间位置按键反映[5]。刺激位置的变换受到某种规则的控制,大量练习后,被试对符合规则刺激的反应时明显少于其对随机位置刺激的反应时,这说明被试能够掌握序列规则结构。同样,为了说明这种知识的无意识属性,研究者还会选择一个能反映被试对序列规则外显理解的测验作比对。最常用的外显测验包括了序列生成任务(Sequence Generation),即告诉被试刺激位置序列的一部分,要求被试回答接下去的刺激序列应该是什么。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李 林)
关键词 内隐记忆,内隐学习,整合,无意识机制。
分类号B842
1 引言
在20世纪中后期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终于开始接近心灵的底层,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探索无意识的奥秘。这种探索的努力分别造就了两个研究领域——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和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的持续热度。其中,内隐记忆由Schacter和Graf于1985年首次提出[1],他们总结了60年代以来研究者利用记忆的间接测验所作出的发现[2],提出存在一种无意识的记忆机能即内隐记忆,它可以由词干补笔、模糊字辨认、偏好判断等间接测验任务进行测量,并表现出与传统记忆测验所探测的有意识的外显记忆截然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内隐学习一词则来自于Reber(1967)的工作[3],Reber提到人工语法学习(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AGL)任务中,被试发生了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这种无意识地学习复杂规则的现象就被Reber称为内隐学习。同样,众多后继的研究也揭示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即一般意义上有意识的、目的明确的学习)相比,存在诸多独特之处[4]。
, 百拇医药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代表了人类学习与记忆的无意识机制,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打开了理解人类无意识奥秘的大门,吸引了大量研究者不断投身其中,其中的活跃代表包括了Reber、Anderson、Brooks、Graf、Schacter、Roediger、Jacoby、Cohen、朱滢、杨治良等[4,6]。然而尽管学习和记忆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密不可分,但几十年来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却甚少交流,对无意识记忆的研究和对无意识学习的研究,一直以来泾渭分明。恰如Kinder等(2003)所言:在学习与记忆研究领域中的怪现状之一,便是尽管两者的名字十分接近,但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相互关联[7]。
近年来,部分研究者开始从理论框架或实验范式的角度对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研究的割裂现状提出意见,认为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可以也应该走向相互整合的道路[7~11]。本文将从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历史沿革和操作定义出发,从理论上辨析两个领域能否走向整合,并介绍有希望为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趋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或实践指导的新思路和新实验。
, 百拇医药
2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内在联系
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任何术语的具体内涵实际上取决于其操作定义。尽管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早期研究者已经分别为这两个概念作出了描述性的定义,但随着这两个领域中实验研究的进展,它们的操作定义各自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而笔者以为,分析两个领域中操作定义的演变历程,就能够透过表面互相割裂的表象,察觉内在研究指向相互融合的潜在趋势。
2.1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操作定义
2.1.1 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的操作定义来自于其经典研究逻辑,即测验任务分离的实验范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内隐记忆的研究者通常都会分别定义两种记忆测验任务,其中之一要求被试通过有意识地回溯先前经验而做出回答,例如回忆测验或选择再认测验;另一个任务则表面上并不要求被试进行任何积极回忆,却也能反映出人们对过去经验的记忆效应,这类被称为记忆间接测验的任务包括了词干补笔、残词补全、模糊字/图辨认、一般问题回答、偏好判断等。在测验分离实验逻辑下,研究者认为直接测验主要反映了外显记忆的工作特征,而内隐记忆则可以被间接测验所测量。因此,如果要对内隐记忆下一个操作定义的话,内隐记忆就是被试在记忆的间接测验中的表现。
, http://www.100md.com
此后内隐记忆在实际研究中应用的操作定义又有一些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开发出一些新的实验思路,以尽可能排除外显记忆对内隐记忆测量指标的影响。按照最为严格的逻辑推论,假设间接测验会受到有意识记忆过程的污染,那么如何才能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呢?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创设出某种条件,使得该条件下间接测验的成绩高于直接测验成绩,那就能有力证明无意识记忆过程是确实存在的,尽管它并不一定对间接测验具有100%的贡献。用公式说明如下:
d’DT>0 (1)
d’IT>d’DT (2)
其中,d’DT代表直接测验表现出的记忆成绩,而d’IT代表间接测验成绩。一旦在实验中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模式,那么间接测验优于直接测验的那部分额外提高的记忆效果,就必须用一个无意识记忆系统的工作来加以解释,也就确立了内隐记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采用这种内隐记忆操作定义的实验有很多,例如人们发现在分心条件下间接测验成绩好于直接测验,在脑损伤病患身上的研究也复制了类似的结果,此外在药物和酒精影响条件下人们也用此类发现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
, http://www.100md.com
Jacoby(1991)提出的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 PDP)将内隐记忆的操作定义又推进了一步[12]。Jacoby认为,记忆是一个过程,它的提取同时受到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12]。这里,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替代了任务分离程序中的直接、间接测验,PDP根据一套二分理论模型计算出测验任务中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的相对贡献。在PDP框架下,内隐记忆的存在是由大于零的无意识成分指标来说明的。
2.1.2 内隐学习
相比于内隐记忆,内隐学习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操作定义上更大程度的演变过程。而这种演变过程,实际上正提供了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研究趋向整合的实验逻辑基础。
内隐学习研究的开创者Reber(1967)创立了人工语法学习范式[3]。在学习阶段,被试以两种方式学习一组字符串:探索规则(外显组),或简单记忆(内隐组)。而在测验阶段,所有被试将对大量字符串进行是否合乎人工语法的迫选判断。在Reber实验中,内隐学习的存在通过以下标准得到证明:(1)内隐组被试在语法判断测验上必须具有鉴别力,这样才能说明被试确实掌握了规则;(2)内隐组被试的测验成绩还应该超过外显组被试,即:
, 百拇医药
d’IL>0 (3)
d’IL>d’EL (4)
不难发现,内隐学习的操作定义所规定的这些条件,在公式形式上与内隐记忆的逻辑证明条件如出一辙。
内隐学习研究中更大的操作定义演变发生在新研究范式的提出之后。在Nissen和Bullemer(1987)首创的序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 SRT)范式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对刺激的空间位置按键反映[5]。刺激位置的变换受到某种规则的控制,大量练习后,被试对符合规则刺激的反应时明显少于其对随机位置刺激的反应时,这说明被试能够掌握序列规则结构。同样,为了说明这种知识的无意识属性,研究者还会选择一个能反映被试对序列规则外显理解的测验作比对。最常用的外显测验包括了序列生成任务(Sequence Generation),即告诉被试刺激位置序列的一部分,要求被试回答接下去的刺激序列应该是什么。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李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