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神经的角度看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3)
Rugg等人(1998)首次在单一任务中进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神经过程的比较。被试完成浅和深的学习任务之后进行再认测验,然后比较由再认出旧词、未再认出旧词和新词三者引起的ERPs,他们发现,未再认出旧词与新词在300~500ms的顶区电极上表现出ERP差异,可能反映了与内隐记忆有关的神经活动,它在潜伏期和地形图上都与再认出旧词和新词的ERP差异不同,后者出现在300~500ms的额区电极以及500~800ms的顶区电极上,但极为左侧化,Rugg认为后者的两个效应分别反映了熟悉性和回忆的神经关联[26]。使用类似的范式,我们在面孔领域也发现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ERP分离现象,外显记忆从刺激后400ms开始,主要表现在前额区和额区,而内隐记忆主要表现在刺激后300~500ms的中央区和顶区[27]。
采用不同的范式,Nessler等人(2005)发现知觉启动表现在300~450ms的一个中央顶区ERP效应;而外显记忆表现在两个时间段:300~450ms额区分布的ERP效应以及500~650ms时间段中头皮后部分布的ERP效应[28]。Boehm等人发现内隐记忆表现在350~650ms的中央顶区,而外显记忆表现为275~325ms的额区最大值和375~425ms的顶区最大值[29]。这些结果与Rugg的脑区分布是极为相似的。
, http://www.100md.com
而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从编码与提取的关系上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ERP上的分离提供了更多的证据[30]。在研究中,我们采用学习-测验(词汇判断测验或再认判断测验)范式,通过在编码或提取过程中分别设置相同的干扰任务,观察在不同测验任务中干扰作用下的新旧ERP差异的变化。结果发现,300~500ms(N400)的ERP新旧差异在两个任务中都有发现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它不受提取意图及加工水平的影响,表明它更多代表着内隐记忆的ERP关联。而500~700ms(P600)的ERP新旧差异在外显测验中表现更为明显,它对加工水平极为敏感,且具有明显的左侧化倾向,是外显记忆的一个重要的ERP关联。重要的是,编码或提取干扰对这两个ERP差异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编码干扰不影响N400新旧差异,但却显著减少了P600新旧差异,而提取干扰对N400新旧差异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对外显测验中的P600新旧差异所产生的作用不大。因此编码或提取干扰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由此可见,在编码与提取的关系上,两种记忆类型之间也存在着分离现象。
4 未来展望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现象在认知神经领域已经得到较多的证实,它们依赖于不同的记忆系统,而这些记忆系统与大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
但在两种记忆类型的分离问题上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重复抑制和重复增强现象已被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分别是启动和回忆的神经关联。但近年来fMRI和PET的许多研究表明,反应抑制无法解释所有的启动现象。如Henson等人(2003)使用不同的间接任务,发现右梭状区的重复抑制现象对熟悉面孔有观察到,但对陌生面孔却没有观察到[31]。Jiang等人(2000)研究表明,同等熟悉面孔的重复可以激起增强的或衰减的神经反应,这决定于它们的工作记忆状态,增强的反应与目标重复相关联,主要表现在额区皮层,而衰减的反应与分心物的重复相关联,主要表现在纹外皮层[32]。因此,与记忆效应有关的反应不是单一的,许多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包括任务、熟悉性以及外显记忆的“污染”,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探讨,因为它们对于分离的理论解释仍是重要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当学习过的项目在记忆测验中呈现时,回忆和启动都倾向于发生。”[334]如何有效地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大量证据表明非随意的外显记忆经常在知觉启动的内隐测验中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外显记忆的“污染”,寻求一个能够“纯粹”测量内隐记忆的程序或方法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比如使用一个直接记忆任务(如再认),但集中在被试没有再认出的刺激,它提供了内隐记忆一个较好的指标(见Rugg等,1998[26]);采用直交的学习和测验任务,即两种任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只有两种任务共同的成分加工是关注的内容,这样,当对目标反应时,被试没有理由外显地提取以前对启动项作过的反应(见文献[27])。
此外,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提取阶段,对于编码阶段二者的现象较少涉及。编码与提取是记忆的两个重要加工阶段,因此考察两种记忆类型在编码过程中的关系将会对二者的分离现象提供更完善的认识。而在方法学上的结合也将为二者的分离现象提供丰富的资料,如通过调节神经或突触活动的药理控制将进一步补充神经成像上的证据,为研究不同记忆类型的生理机制提供突破点。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Wagner A D, Koustaal W. Priming. Encyclopedia of the Human Brain, Vol 4. 2002
[2]Henson R N A.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priming.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03, 70: 53~81
[3]Milner E K, Corkin S, Teuber H L.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hippocampal amnesic syndrome:14-year follow-up study of H.M. Neuropsychologia, 1968, 6(3): 215~234
[4]Keane M M, Verfaellie M, Gabrieli J D E, Wong B M. Bias Effects in 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 A Neuro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Explicit Memor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0, 43(2): 316~334
, 百拇医药
[5]Goshen-Gottstein Y, Moscovitch M, Melo B. Intact Implicit Memory for Newly Formed Verbal Associations in Amnesic Patients Following Single Study Trials. Neuropsychology, 2000, 14(4): 570~578
[6]Ballesteros S, Reales J M. Intact haptic priming in normal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evidence for dissociable memory systems. Neuropsychologia, 2004, 42(8): 1063~1070
[7]王炜,王鲁宁,周波等.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患者内隐和外显记忆的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40): 145~148
[8]Sponheim S R, Steele V R, McGuire K A. Verbal memory processes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biological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tact implicit memory, impaired explicit recollection. Schizophrenia Research, 2004, 71(2-3): 339~348
[ 上 页 ] [ 下 页 ], 百拇医药(孟迎芳 郭春彦)
采用不同的范式,Nessler等人(2005)发现知觉启动表现在300~450ms的一个中央顶区ERP效应;而外显记忆表现在两个时间段:300~450ms额区分布的ERP效应以及500~650ms时间段中头皮后部分布的ERP效应[28]。Boehm等人发现内隐记忆表现在350~650ms的中央顶区,而外显记忆表现为275~325ms的额区最大值和375~425ms的顶区最大值[29]。这些结果与Rugg的脑区分布是极为相似的。
, http://www.100md.com
而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从编码与提取的关系上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ERP上的分离提供了更多的证据[30]。在研究中,我们采用学习-测验(词汇判断测验或再认判断测验)范式,通过在编码或提取过程中分别设置相同的干扰任务,观察在不同测验任务中干扰作用下的新旧ERP差异的变化。结果发现,300~500ms(N400)的ERP新旧差异在两个任务中都有发现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它不受提取意图及加工水平的影响,表明它更多代表着内隐记忆的ERP关联。而500~700ms(P600)的ERP新旧差异在外显测验中表现更为明显,它对加工水平极为敏感,且具有明显的左侧化倾向,是外显记忆的一个重要的ERP关联。重要的是,编码或提取干扰对这两个ERP差异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编码干扰不影响N400新旧差异,但却显著减少了P600新旧差异,而提取干扰对N400新旧差异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对外显测验中的P600新旧差异所产生的作用不大。因此编码或提取干扰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由此可见,在编码与提取的关系上,两种记忆类型之间也存在着分离现象。
4 未来展望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现象在认知神经领域已经得到较多的证实,它们依赖于不同的记忆系统,而这些记忆系统与大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
但在两种记忆类型的分离问题上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重复抑制和重复增强现象已被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分别是启动和回忆的神经关联。但近年来fMRI和PET的许多研究表明,反应抑制无法解释所有的启动现象。如Henson等人(2003)使用不同的间接任务,发现右梭状区的重复抑制现象对熟悉面孔有观察到,但对陌生面孔却没有观察到[31]。Jiang等人(2000)研究表明,同等熟悉面孔的重复可以激起增强的或衰减的神经反应,这决定于它们的工作记忆状态,增强的反应与目标重复相关联,主要表现在额区皮层,而衰减的反应与分心物的重复相关联,主要表现在纹外皮层[32]。因此,与记忆效应有关的反应不是单一的,许多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包括任务、熟悉性以及外显记忆的“污染”,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探讨,因为它们对于分离的理论解释仍是重要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当学习过的项目在记忆测验中呈现时,回忆和启动都倾向于发生。”[334]如何有效地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仍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大量证据表明非随意的外显记忆经常在知觉启动的内隐测验中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外显记忆的“污染”,寻求一个能够“纯粹”测量内隐记忆的程序或方法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比如使用一个直接记忆任务(如再认),但集中在被试没有再认出的刺激,它提供了内隐记忆一个较好的指标(见Rugg等,1998[26]);采用直交的学习和测验任务,即两种任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只有两种任务共同的成分加工是关注的内容,这样,当对目标反应时,被试没有理由外显地提取以前对启动项作过的反应(见文献[27])。
此外,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提取阶段,对于编码阶段二者的现象较少涉及。编码与提取是记忆的两个重要加工阶段,因此考察两种记忆类型在编码过程中的关系将会对二者的分离现象提供更完善的认识。而在方法学上的结合也将为二者的分离现象提供丰富的资料,如通过调节神经或突触活动的药理控制将进一步补充神经成像上的证据,为研究不同记忆类型的生理机制提供突破点。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Wagner A D, Koustaal W. Priming. Encyclopedia of the Human Brain, Vol 4. 2002
[2]Henson R N A.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priming.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2003, 70: 53~81
[3]Milner E K, Corkin S, Teuber H L.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hippocampal amnesic syndrome:14-year follow-up study of H.M. Neuropsychologia, 1968, 6(3): 215~234
[4]Keane M M, Verfaellie M, Gabrieli J D E, Wong B M. Bias Effects in 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 A Neuro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Explicit Memor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0, 43(2): 316~334
, 百拇医药
[5]Goshen-Gottstein Y, Moscovitch M, Melo B. Intact Implicit Memory for Newly Formed Verbal Associations in Amnesic Patients Following Single Study Trials. Neuropsychology, 2000, 14(4): 570~578
[6]Ballesteros S, Reales J M. Intact haptic priming in normal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evidence for dissociable memory systems. Neuropsychologia, 2004, 42(8): 1063~1070
[7]王炜,王鲁宁,周波等.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伤患者内隐和外显记忆的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40): 145~148
[8]Sponheim S R, Steele V R, McGuire K A. Verbal memory processes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biological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tact implicit memory, impaired explicit recollection. Schizophrenia Research, 2004, 71(2-3): 339~348
[ 上 页 ] [ 下 页 ], 百拇医药(孟迎芳 郭春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