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559
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研究述评(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6期
     最初的青少年自我中心理论模型虽然得到一些研究的证实,但如前所述这些研究结果存在着彼此矛盾的地方。而且有大量研究表明在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两个观念上都存在性别差异,有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表露出更强的青春期自我中心,还有一些研究发现男性的自我中心水平更高[1,3,11]。而一般认为认知发展过程应该不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被单纯认为是认知发展的一个结果,那么理论上讲是不应该有性别差异的。同时很多青少年实际上都没有达到形式运算思维,这使得传统理论的基础受到了质疑。

    2.2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社会认知理论

    由于传统理论存在以上的问题,Lapsley和Muriphy等学者认为用认知逻辑中的自我中心来解释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是不够的,他们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理论模型[1,3]。

    2.2.1 理论框架
, 百拇医药
    在这个理论中,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建构“被重新界定为‘人际理解中的问题’”[1,6],它们与青少年的“社会观点采择”(social perspective-taking)水平有密切的关系。Lapsley和Murphy用 Selman的社会观点采择和“人际关系理解”(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理论来解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产生和消退[1,11]。他们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可能是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3上的结果。10到15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这一水平,他们能从第三者(或“旁观自我”observing ego)的角度同时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并且能在意更高的层次上想象他人对自己的反映,与此同时也增强了青少年自身的独特感和无所不能感[1,3,11,17]。

    Lapsley和Murphy认为观点采择能力水平4的获得削弱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在达到这个发展阶段时,青少年有能力通过思考和协调多个第三者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Selman所谓的“普遍性的社会观点”(generalized societal perspective)[1,17]。这样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看到自己和整个社会中其它观点的关系,由此减少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达到水平4的青少年对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有更正确的理解,这降低了他们的个人神话观念[1,13]。
, 百拇医药
    2.2.2 实证研究

    有关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这个社会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目前并不多。Jahnke和Blanchard-Fields比较了用形式运算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来预测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水平的能力。他们发现无论是形式运算还是社会观点采择都不能显著地预测假想观众。但是,个人神话观点却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水平3有着显著的相关[13]。同样,Vartanian和Powlishta等人的研究也没有发现水平3与假想观众观念有相关,但发现个人神话观念在水平3的青少年中最高[1,11,17]。因此目前有限的研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支持这个社会认知模型对于个人神话的理论构想,但是没能支持对假想观众的构想,尚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总体来说,尽管Lapsley和Murphy加入了社会化发展的社会认知模型比Elkind单纯的认知发展模型似乎更合理,但仍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

    2.3 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新视点”理论
, http://www.100md.com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一个来源[1,15,17]。他们认为当青少年经历大量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变化时,他们开始问自己“我是谁”,并考虑怎么去适应生活以及他们应该为改变自己的生活做些什么,“这时他们会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并且开始关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1]。而家长和其它的社会成人都会期望青少年开始形成他们自己的自我认同,而社会也会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也因此而得到提高[15,18]。因此自我认同与青少年的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成为解释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新视点”(New Look)理论。

    2.3.1 理论模型

    O’Connor认为:“在自我认同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关注和社会要求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混淆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关注点”。他提出这样的假设:有自我认同问题的青少年比没有经历自我认同焦虑的孩子有更高的假想观众,也就是说自我认同危机可能会导致假想观众的增加[15]。同时O’Connor和Nikolic认为父母行为也是这两个结构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因此他们提出这样的模型:对父母行为的知觉会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而自我认同又会去影响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青少年对父母行为的知觉对他们这两个观念的影响完全受到自我认同的调节[18]。
, 百拇医药
    Lapsley和Rice等人以自我认同为理论依据,提出一个新的模型,进一步说明了自我认同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之间的关系[1,3]。他们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与青少年时期的分离-个性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分离-个性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是青春期的重要任务之一,目标是建立家庭关系之外的自我,同时保持与家庭成员亲近感,是影响自我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有助于缓解青少年在青春期与父母的心理分离焦虑[6,17,18]。

    Lapsley提出“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是关于人际交往和人际情境中的白日梦倾向”[17]。当分离-个性化这个心理过程发生时,青少年会更加关注家庭以外的关系,并开始思考或幻想自己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下的表现。假想观众使青少年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角色,而个人神话强调的个人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性,有助于青少年在家庭关系之外发展个性,建立新的自我[1,17]。

    2.3.2 实证研究
, 百拇医药
    “新视点”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O’Connor和Nikolic的研究证实了有自我认同危机的青少年特别是男孩,与假想观众观念之间存在正相关[15]。

    Lapsley、FitzGerald和Rice等人的研究证明假想观众和分离-个性化中的“客体关系特点”(objective-relational features),如美化(engulfment)、共生(symbiosis)、社会化焦虑等有正相关,个人神话观念与拒绝依赖(dependency denial)、自我关注等存在正相关,和社会化焦虑存在负相关[18]。Lapsley等人1995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联系(connectness)和焦虑以及潜在丧失(potential loss)的关注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密切相关[17]。Vartanian的研究表明当青少年察觉到人际关系不和谐或某些情感联系丧失时,他们会采用假想观众进行调节,他们对分离-个性化的关注与个人神话观念存在一定的正相关[1]。

, http://www.100md.com     这三个理论模型对于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的起因和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新视点”理论注意到了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它在解释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两个观念的性别差异上更有说服力,这个模型比前两个理论构想似乎更具优势。

    3 假想观众和个人神化观念与青少年发展的某些关系

    几十年来,对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的研究揭示出这两种心理特点与青少年很多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也被用来解释青春期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如冒险行为、自我意识的提升、对外表的关注以及抑郁等等。

    [ 上 页 ]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郭 菲 雷 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