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114
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6期
社会比较: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

     2.2 关注比较目标(comparison target focus)

    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是静态(static)还是灵活的(flexible),对社会比较效应也具有调节作用,影响着社会比较的同化效应还是对比效应的产生。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2.2.1 比较目标的可达性(attainable)

    Lockwood和Buunk研究发现比较目标的可达性,即个体对自己未来成就状态的知觉,调节着上行比较信息对其自我评价的影响:(1)如果个体知觉自己同样可以取得比较目标的成功时,上行比较信息会产生同化效应;(2)如果个体知觉自己尽最大努力也无法达到比较目标的成就水平,上行比较信息会使个体感到挫折感,产生对比效应[8,14]。同样,个体对自己未来状态的知觉和预测,也调节下行比较信息对其自我评价的影响,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不会像比较目标那样不幸时,下行比较信息会产生对比效应,提高个体的自我评价;如果个体感觉自己也会像比较目标那样不幸时,这时下行比较信息就会产生同化效应[15]。
, http://www.100md.com
    2.2.2 比较信息的特异性(distinctness)

    Stapel和Koomen研究发现,究竟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是个体所知觉的社会比较信息特异性(distinctness)和其自我概念的可变性(mutability)两个变量交互作用的结果,特异性和可变性共同决定了社会比较信息在个体建构其自我评价过程中所起的效应。假如比较目标激活具有特异性的行动者-特质的社会比较信息链时(actor-trait links),如“斯坦利很富有”,这时社会比较信息就会成为个体评价自我的参照标准,对比效应就会随之出现,产生“我很穷”的自我评价。假如比较目标激活非特异性特质(indistinct trait)信息,如“富有”,这时个体的自我评价可能会呈现出同化效应,尤其是当个体的自我概念具有一定可变性和整合(inclusion)外部信息的空间时;当个体具有清晰、稳固的自我概念,不具有整合外部信息的空间时,同化效应则不会产生[16]。

, 百拇医药     2.3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的关系(self -target relation)

    2.3.1心理的亲近性(psychological closeness)

    Tesser提出了自我评价维护模型(self- evaluation maintenance, SEM),该模型认为,心理的亲近性会鼓励个体两种类型的评价过程,一是对比过程(contrast process),另一个是反射过程(reflection process)。在对比过程中,亲近的他人被看作是个体评价自我的标准,从而产生对比效应;而在反射过程,亲近的他人不是被个体看作是评价自我的标准,而是被看作是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我的一种表征,从而产生同化效应。例如,当亲近的他人成为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恋人、伴侣或父母等),这些重要他人的成功对个体产生的是同化效应,而不是对比效应[17]。

    令人不解的是,一些非常微不足道的因素(trivial factors)也会使个体与比较目标之间产生心理亲近性,影响着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的产生。Brown和Novick等人研究发现,给被试呈现一张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相片,被试对相貌吸引力进行自我评价时,同化效应还是对比效应的出现,仅仅依赖于被试与比较目标之间是否在同一天出生(the same birthday),如果被试与比较目标拥有相同的生日,则判断自己更具有吸引力,产生同化效应;反之,则产生对比效应[18]。
, http://www.100md.com
    2.3.2 群体成员(shared group membership)

    自我类别理论认为可以运用社会同一性和个人同一性来描述人类自我,当个体以社会同一性为中心时,这时个体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群体可以相互替换的“样例”,而不是一个独立个体。根据社会同一性和个人同一性,可以将社会比较分为人际比较(inter-personal comparison)和群际比较(inter- group comparison)两大类。Brewer和Weber研究发现当群体外成员(out-group members)对个体的自我评价几乎不存在影响时,人际比较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对比效应;当同一性从“我”(me)转变为“我们”(us)时,这时人际比较会产生同化效应,群际比较则会产生对比效应[19]。我国研究者也考察了在群际情境下上行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群际情境下,上行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有赖于个体自身所从属群体的大小,大学生作为多数派群体的成员时,其群际比较会产生对比效应,而作为少数派群体的成员,群际上行比较信息对其自我评价几乎不产生影响[20]。
, 百拇医药
    此外,Stapel和Koomen研究进一步发现,不同的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水平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当个人同一性被激活时,个体采用“求异”(differentiation)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寻找自我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产生对比效应;当社会同一性被激活时,个体采用“求同或整合”(integration)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以使自我隶属于某一社会单元(social unit),产生同化效应。因而,自我建构水平影响了个体对社会信息加工的模式,进而影响了个体自我评价的建构[21]。

    2.3.3 竞争与合作(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Stapel和Koomen探讨了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是属于竞争关系还是属于合作关系,是否会调节社会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以竞争为取向或处于竞争情境下的个体,倾向于产生对比效应,这源于个体关注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相异点的心理机制;以合作为取向或是处于合作情境下的个体,倾向于产生同化效应,这源于个体关注自我与比较目标之间相似点的心理机制[22]。
, http://www.100md.com
    3 整合视角——选择性通达(SA)模型

    如何解释上述各种不同的观点?难道不同的调节变量之间毫无关联?社会比较过程产生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为了回应上述疑问,Mussweiler从信息和整合视角(informational and integrative)出发,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选择性通达模型(Selective Accessibility , SA,见图1)。该模型最基本的假设是,要想理解社会比较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必须考察其信息基础(informational underpinnings)是什么,同化效应还是对比效应的产生依赖那些在个体的判断过程所激活的目标知识(信息)的运用[23]。

    因此,从这个视角出发,理解个体在比较过程中所激活和通达的自我知识,是理解社会比较对自我评价产生同化效应还是对比效应的关键所在。SA模型认为,信息比较的效应是假设检验过程(hypothesis-testing process)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两个选择性的假设,即相似性检验和相异性检验,相似性检验是指检验目标与标准之间一致性假设的过程,相异性检验是指检验目标与标准之间不一致假设的过程。在信息比较过程中,个体会集中注意那些与假设检验具有一致性的信息或自我知识,因此,这两个选择性的比较机制包含两个寻求和激活不同自我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相似性检验过程中,个体会选择性地注意目标与标准之间存在一致性的信息内容;而在相异性检验过程中,个体会选择性地注意目标与标准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的信息内容,这些通达的不同信息使得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了两种相反的结果,即相似性检验产生同化效应,相异性检验产生对比效应。后来,Mussweiler等人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理论模型[24]。

    [ 上 页 ] [ 下 页 ], http://www.100md.com(邢淑芬 俞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