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机及其前因变量(2)
另外一种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是竞争性工作情境,此种情境下个体的工作目标可能是为了战胜竞争对手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也可能是为了获取赢得竞争优势后的报酬奖励。有研究表明,竞争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和压力感,会对内部动机水平产生负面影响[12]。Reeve和Deci的研究发现,人际氛围在竞争情境与内在动机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控制性和紧张人际氛围下的竞争会破化内在动机,而非压力情境下的竞争则有利于内在动机激发[13]。同时,对比实验研究显示,为获取报酬的竞争组往往较非报酬性竞争组有相对偏低的内在动机[14]。针对竞争失败可能导致内在动机下降现象,Vansteenkiste和Deci 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加以改善,一是对竞争失利者给予绩效方面的积极反馈,二是给予绩效相关的报酬以补偿其竞争失败感[15]。
2.3 自我效能感
根据Bandura的界定,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预期目标的能力判断以及主观感受与信念。教育领域的很多研究均发现,学生的内在动机与兴趣的增长是通过其对自己能力的信念而建立的[16] 。这一结论在组织行为领域也同样得到了证实。Li, Lee和Solmon的实证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的员工会对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更强的信心也在工作过程中拥有更高的内在动机。如果员工自我效能感较高,由此激发的内在动机会促使其选择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相反,如果员工对自己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表示怀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