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607618
心理应激与DNA损害(4)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2期
     赖于方法学的突破。

    5.4心理结果和DNA损害

    心理结果的类型包括个体不同的心理特质和状态,也即在应对方式给出以后个体所得到事件的反馈的结果在其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反应,如焦虑、抑郁和悲伤,属于健康心理学和行为药理学研究的范畴。而DNA损害是负性情绪造成的最终的心理结果,属于生理心理学的内容,将此内容加入到Taylor(1997)的模型中(如图1所示)。

    Irie等对各种心理结果和DNA损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抑郁排斥、紧张焦虑、愤怒对抗、疲劳混乱等负性情绪对两性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在女性,负性情绪与8-OH-dG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在男性,两者无相关,或呈负相关。这表明女性的各种负性心理结果(adversepsychological outcomes)与DNA损害有关。

    Irie等比较了临床抑郁、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下白细胞的8-OH-dG水平。抑郁组比健康对照组的DNA损害严重。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测评,抑郁症状与8-OH-dG水平呈正相关。此外,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的大部分分量表(愤怒-对抗,焦虑-紧张)测评的结果与整个样本的8-OH-dG水平呈正相关。对所有重要心理因素(抑郁、焦虑)和非心理因素(年龄、性别等)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组间状态(抑郁/对照)决定了整个样本中8-OH-dG水平。这表明抑郁是与DNA损害相关的主要因素之一。
, http://www.100md.com
    与焦虑和愤怒情绪相比,抑郁可能是最具有隐蔽性的负性心理结果。而且,对于处于慢性应激状态的个体而言,抑郁往往是个体产生自杀意念的前奏。抑郁的产生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从表面上看,外部环境因素,如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家庭的不和、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经济困难、恋爱受挫等),是造成抑郁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抑郁的发生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人格等)的关系更为密切。虽然研究已表明抑郁与DNA损害有密切联系,但是,两者的量化关系还未得到阐明。另一方面,DNA损害是否会反过来加重抑郁,形成恶性正反馈,目前还没有报道。而这一问题的研究将对解释个体在心理应激状况下出现自杀行为的成因有重要意义。

    6 目前研究的局限、临床意义和展望

    6.1 研究的局限

    现阶段有关心理应激和DNA损害的生理心理机制的实验,存在一些方法和概念方面的局限。首先,个体因素在心理应激与DNA损害的关系中的作用还未被考察。其次,目前关于老年心理应激和DNA损害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因为DNA损害与CHD(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各种神经(如老年痴呆)及精神疾病关系密切。因此,研究DNA损害的机制过程会对老年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建设性意义。第三,心理应激诱导的DNA损害是否能有效的预防某些疾病还不清楚,这应该由更深入的研究来揭示。第四,目前的研究方法还很粗略,无法提供在心理应激中具体哪些基因被损害的信息。而且,心理应激对ROS产生所起的作用不是连续的,因此,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通过研究一些特殊的基因(如编码肿瘤抑制因子p53),心理应激在某些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明朗。最后,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应在方法和统计学上对一些额外变量(如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控制。
, http://www.100md.com
    6.2 临床意义和展望

    有关心理应激的实验研究蕴含了很多应用上的意义。如心理因素影响疾病进展的流行病学意义。Irie等有关条件性DNA损害的研究发现,当一种条件刺激与另一种生物性触发DNA损害的非条件刺激配对出现时,DNA损害才发生。例如,经常暴露于毒素(如石棉)环境中的工人,在另一个情境中,暴露于与他们的工作环境具有联系的刺激中(如看到同事)时,可能会出现产生潜在的DNA损害的反应。这些现象的意义和可能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Adachi等发现,一组动物感知其他动物患病的表现可触发前者的DNA损害,这一现象类比于陪护工作对其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由于移情和疲劳等因素,陪护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心理应激而诱发的疾病所导致的DNA损害是不可逆的。应激管理是否能减少心理应激引起的DNA损害和其潜在的健康隐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而言之,心理应激与DNA损害关系的研究及其应用的发展方向有下列几个:①年龄对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如老年心理应激:②某些特殊职业工作者的心理应激状况研究,如护工心理状况研究:③弄清某些身心疾病损害的靶基因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如癌症;④以生物学为基础,加强生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及心理学其他分支对这一课题的综合性探讨。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能超越遗传编码途径来使基因组发生变化,这一观点似乎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削弱了遗传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两方面影响作用的阶段不同,环境因素还是通过机体来起作用,这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来证实。, http://www.100md.com(郑 萍 章军建 郭永玉)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