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3)
—violation model)”。以对话中作答之前的思考时间为例,正常的回答需要一定时间思考,回应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对作答者诚信度的怀疑,只有间隔时间适度的回答被认为是可信的。Zukerman等人则强调根据说谎时所经历的不同心理过程研究对应的行为线索,提出影响线索的四个因素:(1)整体唤起水平。与说真话的人相比,说谎者可能会经历较高的整体唤起水平。具体表现包括:瞳孔更大、眨眼频率增加、更多的断句、更尖的音调等。(2)说谎时的情绪体验。说谎者可能会因说谎而产生负罪感、因担心被揭穿而感到害怕、还可能会因为说谎的挑战性或成功而感到兴奋。比如有负罪感或感到焦虑的人,会显得不安,而且,他们会愿意选择间接的沟通方式以避免面对面的沟通,或减少对视。(3)谎言的认知负荷。Zukerman等人认为,与说真话相比,说谎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认知过程。在行为上表现为:应答前的间歇时间较长、停顿较多、用以辅助表达的手势动作减少,等等。(4)对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试图控制。说谎者对自己语言和行为的控制反过来会成为背叛自己的线索。
Zukerman的这些观点后期受到一些心理学者的不断修正,例如关于说谎时认知负荷的问题,DePaulo等人对说谎行为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日常说谎行为如此熟练,感情上也几乎可以不为所动,日常的说谎线索都是极其微妙的;半数以上的谎言取材于说谎者真实的生活经历或熟悉的素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