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85130
真实情景中刺激物识别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回顾(3)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5期
     都发现,在刺激物识别的过程中,与情景一致的刺激物具有优势效应;相反,与情景不一致刺激物识别则不存在这种效应。但是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却受到了挑战。质疑者认为如果在刺激物识别的测量中能够将背景的后效区别出来的话,就可能不会发现一致刺激物的优势效应。

    如何更好地回答刺激物识别过程中“when”和“what”的问题呢?重新回顾关于刺激物识别的研究范式是很有必要的。在早期的眼动研究范式中,注视的持续时间、首次注视是测量刺激物识别的主要指标。受眼睛和视网膜光学与解剖学特征的决定,高分辨率的视觉信息仅仅是从人们所注视的有限的区域获得的,而其周围信息的质量则明显较低。因此可以认为注视持续的时间、首次注视的时间对于解释刺激物识别过程中的信息获得是可以利用的,但是要用其作为判定情景意义是如何影响刺激物识别的指标显然并不是十分有效。另一方面,刺激物觉察的研究范式通常是使用觉察的正确率作为判定刺激物识别的指标。通过比较不同性质刺激物的觉察准确性来判定刺激物性质对其识别的影响是可行的,但是单纯从刺激物觉察的正确率来揭示情景意义对刺激物识别的影响关系是不完全的。为了增强刺激物觉察范式对刺激物识别过程中情景意义效应的解释力,有研究者应用了信号检测方法,试图通过辨别力指数与反应偏向的分离来确定情景意义对刺激物识别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却受到了方法论方面的质疑和批判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