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84878
污名应对研究:发展脉络、理论取向与展望(4)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5期
     人在不表露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免于偏见和歧视,但是他们不仅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而且其日常生活也遭受着巨大的干扰。Pachankis(2007)在分析了前人有关理论与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污名隐藏的心理表达的过程模型(a process model of the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concealing a stigma)来理解针对可隐藏性污名的应对过程,如图5所示。

    这一模型认为,情境的特点(污名的显著性、被发现的威胁及其结果)能够激活一系列内在的认知表达和情感表达。例如,警惕、怀疑以及焦虑和羞耻。这些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紧密联系,它们的影响是双向的。消极的认知模式(如对问题来源的错误归因)可以导致负性的情感状态(如焦虑和抑郁)。例如,Major和Gramzow(1999)对442名堕胎女性进行有关污名经历的研究发现,有一半女性由于认识到他人的可能歧视而感觉有必要隐藏她们的堕胎经历。而隐藏这一污名会引发有关堕胎的压制性观念,这些想法会导致进一步困惑。最终,这些压制性观念和困惑产生了忧虑,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隐藏污名还会增加被污名者的认知负荷,这种心理负担被称为“保密的地狱”。同样,负性的情感状态可以导致消极的认知反应。

    认知表达和情感表达动态地影响行为表达。这种影响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共同的。可能的行为表达包括印象管理、回避他人和自我隔绝等,这些行为进而又影响到个人的人际环境。例如,Pachankis和Goldfried(2006)发现,由于害怕自己因性取向遭受社会拒绝和负面评价,男同性恋者会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包括转变说话的语调和内容、修正姿势和仪态、改变走路的方式、对亲密关系的另一方撒谎以及使自己看起来更男性化等等。其中,隐藏与表露是被污名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