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701708
无意识目标:激活与追求(3)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6期
     自我评价,如感到骄傲、期盼他人称赞等。而积极自我评价又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除此之外,实现目标也会促使个体追求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Chartrand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验证有意识目标与无意识目标在目标实现后效方面的相似性。研究者通过启动操作引导被试无意识地追求目标,并控制结果的成功或失败。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激活一部分被试的“高成就”目标,然后要他们做字谜作业。有些字谜很容易,有些字谜无法解决。实验者通过字谜难度控制被试能否成功进行无意识目标追求。被试在完成字谜作业后进行情绪或言语能力测验。情绪测验主要测量个体在目标实现后自我评价的情绪结果,而言语能力测验则测量个体的主动性目标奋斗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无意识目标追求与有意识目标追求有相同的目标实现后效。无目标组的“高成就”目标没有得到激活,因此字谜作业难度并没有对其情绪和言语能力测验结果产生任何影响。然而,字谜作业成败对“高成就”目标启动组被试的情绪以及言语能力测验成绩影响很大。字谜容易组被试明显比字谜困难组被试更高兴,言语能力测试成绩也更加突出。既然“高成就”目标是自动激活的,被试意识不到目标的追求过程,因而个体的情绪及其对更具挑战性目标的追求都是受到了无意识目标追求成功与否的影响。无意识目标奋斗与有意识目标追求对目标实现有相似的效果。

    3.1.2 目标投射

    “投射(projection)”这一概念是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来的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5 字符